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它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学习抽象和高层次的特征表示,从而提高模式识别和预测的能力。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但其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次兴衰和变革。本文旨在回顾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神经元模型到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介绍深度学习算法在理论和应用上的主要贡献者、创新点和挑战,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和未来趋势。
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和专家系统等。
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ML)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涵盖概率论知识,统计学知识,近似理论知识和复杂算法知识,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并致力于真实实时的模拟人类学习方式,并将现有内容进行知识结构划分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研究怎样使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人类学习活动的科学,是人工智能中最具智能特征,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DL)是机器学习的一种,而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必经路径。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的研究,含多个隐藏层(HiddenLayer)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Perceptron,MLP)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研究深度学习的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等。
深度学习在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传统的人工智能领域大放异彩,还在围棋、医疗、金融、教育等各个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引领着人工智能的新一轮浪潮。然而,深度学习并非一夜之间崛起,而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从最早的神经元模型到最新的深度神经网络,涉及了许多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努力和创新。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历程,介绍深度学习算法在理论和应用上的主要贡献者、创新点和挑战,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用和未来趋势。
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历程早期阶段:神经元模型与感知器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年,当时心理学家麦卡洛克(W.S.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皮兹(W.Pitts)在《数学生物物理学公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神经活动中内在思想的逻辑演算》(ALogicalCalculusoftheIdeasImmanentinNervousActivity),建立了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称为MCP模型(以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命名)。MCP模型是按照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构造出来的一个抽象和简化了的模型,也就诞生了所谓的“模拟大脑”,人工神经网络的大门由此开启。
MCP模型将神经元简化为了三个过程:输入信号线性加权,求和,非线性激活(阈值法)。如下图所示:
年,计算机科学家罗森布拉特(F.Rosenblatt)提出了两层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称之为“感知器”(Perceptrons)。感知器算法使用MCP模型对输入的多维数据进行二分类,并能够使用梯度下降法从训练样本中自动学习更新权值。年,该方法被证明为能够收敛,并且能够实现逻辑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
感知器算法是第一次将神经网络用于机器学习分类的尝试,也是深度学习的雏形。然而,感知器算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只能处理线性可分的问题,而无法处理非线性可分的问题,比如最简单的异或(XOR)问题。这个问题在年被人工智能先驱明斯基(M.Minsky)和他的学生帕珀特(S.Papert)在他们的著作《感知器》(Perceptrons)中揭示出来,并且证明了感知器无法解决非线性可分问题的数学原理。这本书对感知器算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使得神经网络的研究陷入了长达20年的低谷,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寒冬”。
在这段时间里,神经网络的研究者并没有放弃探索和创新,他们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处理非线性可分问题的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年,神经网络之父、深度学习领域泰斗、多伦多大学教授辛顿(G.Hinton)和他的合作者鲁梅尔哈特(D.Rumelhart)和威廉姆斯(R.Williams)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学习内部表征》(LearningInternalRepresentations),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层感知器(MLP)的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算法,并采用Sigmoid函数进行非线性映射,有效地解决了非线性分类和学习的问题。BP算法通过将输出误差反向传播到各个隐藏层,并根据梯度下降法更新权值,使得多层感知器能够自动地从训练数据中学习特征和规律。BP算法引起了神经网络的第二次热潮,也为后来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
BP算法虽然突破了感知器算法的局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BP算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而当时的计算机硬件水平还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其次,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而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解。再次,BP算法在训练深层网络时容易出现梯度消失(VanishingGradient)或梯度爆炸(ExplodingGradient)的问题,导致网络难以收敛或者无法收敛。最后,BP算法也面临着过拟合(Overfitting)和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Ability)不足的问题,即网络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测试集或新数据上表现差异较大。这些问题限制了神经网络的深度和性能,也阻碍了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中期阶段:深度置信网络与无监督预训练为了解决BP算法在训练深层网络时的问题,神经网络的研究者们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即无监督预训练(UnsupervisedPre-training)。无监督预训练的思想是先使用无监督学习的方式逐层地训练网络,从而得到一个接近最优解的权值初始化,然后再使用有监督学习的方式对整个网络进行微调(Fine-tuning),从而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性能。无监督预训练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大量的无标签数据来学习数据的内在结构和特征,从而降低对有标签数据的依赖,同时也能够缓解梯度消失或爆炸的问题,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
年,辛顿和他的学生萨拉赫丁诺夫(R.Salakhutdinov)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降噪自编码器》(ReducingtheDimensionalityofDatawithNeuralNetworks)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BoltzmannMachine,RBM)和多层感知器(MLP)组成的深度置信网络(DeepBeliefNetwork,DBN),并使用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微调的方法来训练网络。他们在MNIST手写数字识别数据集上取得了当时最好的结果,证明了深度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和分类能力。
深度置信网络是一种生成式模型,它由一个可见层(VisibleLayer)和多个隐藏层(HiddenLayer)组成,其中相邻两层之间是一个受限玻尔兹曼机,而最后一层是一个多层感知器。受限玻尔兹曼机是一种基于能量函数(EnergyFunction)定义的随机神经网络,它由一个可见单元(VisibleUnit)和一个隐藏单元(HiddenUnit)组成,两者之间存在全连接但没有自连接。受限玻尔兹曼机可以使用对比散度(ContrastiveDivergence,CD)算法来进行无监督学习,从而得到数据的概率分布和隐含特征。
深度置信网络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微调。无监督预训练阶段,从底层到顶层逐层地训练受限玻尔兹曼机,使得每一层都能够学习到数据的高阶特征,并将其作为下一层的输入。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初始化的权值矩阵,而不是随机生成。有监督微调阶段,将整个网络视为一个多层感知器,使用BP算法和标签数据对网络进行全局调整,使得网络的输出能够逼近真实的标签。
深度置信网络的提出引发了深度学习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浪潮,也促使了其他类型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和创新。在之后的几年里,深度神经网络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突破,为深度学习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些代表性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有:深度玻尔兹曼机(DeepBoltzmannMachine,DBM)、深度自编码器(DeepAutoencoder,DAE)、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NeuralNetwork,RNN)等。这些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后期阶段: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像识别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它能够有效地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图像识别和分析。卷积神经网络的灵感来源于生物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它由一个或多个卷积层(ConvolutionalLayer)、池化层(PoolingLayer)和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dLayer)组成
卷积层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部分,它使用一组可学习的滤波器(Filter)或卷积核(Kernel)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卷积操作,从而得到一组特征图(FeatureMap),每个特征图对应一个滤波器。卷积操作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征提取器,它能够捕捉图像的边缘、纹理、形状等低层次的特征,也能够通过堆叠多个卷积层来提取高层次的特征,如物体的部件、类别等。卷积层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参数共享:同一个滤波器在不同位置使用相同的参数,减少了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量。(2)局部连接:每个神经元只与输入的一小块区域相连,保留了图像的空间结构和局部信息。(3)平移不变性:同一个滤波器在不同位置能够检测到相同的特征,使得模型对图像的平移具有鲁棒性。
池化层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对输入的特征图进行降采样(Downsampling)操作,从而减少了特征图的尺寸和数量,降低了模型的参数和计算量,同时也增强了模型对图像的旋转、缩放、扭曲等变换的鲁棒性。池化层通常使用最大池化(MaxPooling)或平均池化(AveragePooling)等方法来实现降采样操作,如下图所示。
全连接层是卷积神经网络的最后一部分,它将前面得到的特征图展平为一个一维向量,并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分类或回归等任务。全连接层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征整合器,它能够将前面提取到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融合和映射,从而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
卷积神经网络虽然早在年就被提出,但直到年才真正引起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