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忠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望百年历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重要时间节点上,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展现党在政治、经济(金融、贸易)、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及社会发展建设成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举办“党史中看百年”主题系列讲座,邀请多位权威学者,讲述党的奋斗历史,探究伟大胜利背后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忠阳带来了题为《改革开放中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第四场讲座,实录如下:
问题的提出和共同的语言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基于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风险逻辑
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一特殊的时刻,讨论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发展历程非常有意义,它的意义主要在于风险在金融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金融乃至经济发展的基本风险逻辑。
市场经济核心是金融体系,资金是经济的“血液”,风险是金融的本质和核心,风险问题是金融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体系中核心的核心。风险管理作为金融的基本功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同时,风险管理也被认为是文明发展的标志。哈佛大学著名的金融史学家伯格斯坦在他的《与天对弈》一书中提出,文明发展最重要的标志不是科技的发展,也不是所谓的民主和各种社会制度安排,而且在于人类对风险的一种掌控力,所以风险管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分水岭。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和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对于风险的掌控。这次新冠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我国对于新冠病毒带来的风险的迅速掌控和管理,标志着在中华文明复兴的征程中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也看出了我国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讲的一种先进性的表现,这种表现就是对风险管理的掌控能力。
风险管理问题是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这些年改革的提法,从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到年提出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再到去年又提出的需求侧改革,金融风险都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而且通过风险,将这三大改革联为一个有机整体。供给侧里面的去杠杆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管理的问题。金融供给侧的关键内容和任务在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供给风险管理,而不仅限于供给资金。而至于需求侧改革,非常重要的就是金融系统改革,因为需求是由资金决定的,只有有资金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而提供资金的就是金融系统,也就是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系统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系统,在提供资金时,最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就是风险。所以,无论从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改革,风险都是关键因素,如果把供给侧改革简单理解为关于“上项目”的改革,需求侧改革也简单理解为“给钱”的改革,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共同的因素就是风险,上项目要考虑上项目的风险,给钱也要考虑投资的风险,由此可以看到关于风险的讨论是金融最基本的问题。如何看待我国的金融发展,如何看待金融改革开放的道路选择,如何看待目前金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以及未来如何去面对,我们都需要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去找答案,并从中找到一些重要的启示。
二、共同的现代金融理念和风险语言平台——风险管理的What,WhyandHow
在讲金融风险管理发展历程时,需要搭建一个共同的语言平台。尤其在网络交流环境下,大家有不同的背景,对金融的了解各不相同。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语言体系的不统一,我把它称之为风险的通俗语言和专业语言。
通俗语言最典型的是防范风险、处置风险、抗风险、风险产生等等一系列的通俗的说法。而专业语言体系则是包括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级风险、定价风险、配置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补偿风险等等。
这两套语言体系有很大的差异,最典型的差异是通俗语言往往把风险当成事后的概念,当成损失和危机的代名词。从严格意义上讲,风险不是损失处置和问题处理,它是损失、问题或危机前发生的状态,在风险存在的时候,损失或危机还没有发生,它只是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同时风险还是盈利的可能和发展的机遇,也是金融机构经营的对象和资源。所以,在专业风险管理中,不能把风险理解为损失、问题或危机本身。同样的道理,风险管理也不等于对损失的处理,比如不良资产处置并不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比较事后的管理。风险管理不能定位在“消防队”的角色上。风险管理是基于风险承担的经营管理,由此它才成为金融的核心、本质和金融的基本职能,如果仅仅是损失的处置、问题的处理,则很难成为金融最核心的职能的。
风险管理不限于为发展的保驾护航,在专业风险管理体系中,通常来讲,风险管理分为内控、对冲、经济资本配置三大机制,传统风险管理主要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