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语言无疑是最具价值的交流媒介。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从前的北方“夷狄”,还是后来的“女真”,均为中华文化的壮大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裨益。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文字不同,语言相异,这些少数民族最初究竟是如何同汉族进行沟通的呢?
其实,当时的情况跟现在差不多,各民族交流时通常会出现“翻译官”这个角色。最早的翻译官大约出现在周代,据《周记》和《礼记》记载,那个时候的翻译官主要从事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译制工作。正如书中所说,“达其志,通其欲”,翻译官的出现可谓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关于“翻译”二字的由来,《礼记·王制》曾解释道:“五方之民……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寄、象及狄这些官职的工作内容也是语言译制。后来,一些佛经译者选择在“译”前加“翻”,“翻译”一词就此诞生。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人将语言译制工作统称为“翻译”,是出于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视。当时中原政权面临的最大威胁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文化及武力交流频繁,翻译官们便索性将所有少数民族语言的译制都称作“翻译”。
虽然,翻译官由来已久,但是,这一职业在早期的社会地位却并不高。
在周代,朝廷设置了“寄”、“象”、“译”等翻译官职,其主要负责接待四方来访的少数民族使节。到了秦始皇时代,天下大统,皇帝又专门设了“九译令”、“译官丞”等官职。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朝也都承袭了秦朝的译官制度。
至于秦朝翻译官为何称作“九译令”,《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狩三年(前)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说法:在秦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众多,因为语言不通,其在相互交流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转译,而“九译”正是言其转译过程之多。
《尚书》中也讲到了“九译令”这一官职的来源,据说,在周成王时期,越南南部有一名叫越裳的小国,当时,因为其要向周朝上贡白雉,所以,周成王便专门派了一名译官前去商榷。据说,具体的翻译过程是先将越裳语翻译成广东话,然后,再将广东话翻译为湖北话、河南话……最终,译为周朝官话。
正是因为翻译过程过于复杂,人们才将当时的翻译官称作“九译令”。据说,周公为了纪念这件事,还专门做了一首《越裳操》,可见其历史意义: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噫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戱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东汉之前,翻译官从事的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口译工作。直到佛教传入后,中国才出现了大量的书面翻译,这种佛经翻译始于魏晋,唐朝时则臻于极盛。《警世通言》中提到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的故事,其实,也算是唐代语言翻译盛况的体现。
文中讲道,渤海国向大唐上国书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不识其文字。唯有诗仙李白不仅读了国书,还亲自回了一份答书。消息传开后,渤海国主动俯首称臣。当然,这仅为小说家言,那时的翻译官可并没有这样的威风。
西汉张骞受命出使西域时,汉武帝专门为他指派了一位甘夫,而这个甘夫干的就是向导和翻译工作。据说,这个甘夫本是匈奴人,其被汉朝俘虏后,便被汉武帝任命为张骞身边的随从兼翻译官。虽然,当时这个甘夫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却帮助张骞促成了通西域的历史伟业。
无独有偶,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时,身边也带了一位名叫马欢的翻译官。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通事,但他撰写的《瀛涯胜览》却成为了后世研究郑和的原始文献。明代徐光启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大学士,不仅精通天文、农学、数学,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虽然,仅仅是兴趣而为,但是,他却同利玛窦等传教士译制了《几何原理》,堪称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
满人入仕,多由一种叫笔帖式的官员起家。该官类似文书抄手、行政助理之类。笔帖式中间有一类称为翻译笔帖式,就是专门负责翻译满汉文字的。此外还有翻译进士、翻译庶吉士,与汉人的翰林官地位相当,是很重要的起家官(首次授职的职位)。清代翰林院官员,必须学习满汉文字翻译。皇帝还经常加以查考(教习庶常、考试翰詹等)。翰林院的日常职能之一,就是把朝廷一些文书译成满文、汉文。
所以,清代翻译官大多精通多国语言,像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处理外交事宜时也极为得体。由此看来,史上对和珅“花瓶”的评价还是有失偏颇的。再如清末译者马建忠,他提出的“善译”标准,要求翻译官在译制外文典籍时要力求与原意一致,这种精益求精的翻译精神其实已经与现代翻译理论十分接近。
前期的翻译官主要掌握的还是自己国家中不同民族的语言,到了晚清时期则开始学习其它国家的语言,比如英语、日语和法语等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专门设立了同文馆,意在培养法文、英文及俄文等语种的翻译人才。至此,中国的翻译事业才真正进入正轨。如果说,中国的资本主义在明末清初便已萌芽,那么,当时为了破译西方典籍而付出艰辛劳动的翻译官们一定是功不可没的。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