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语言识别 >> 语言识别前景 >> 正文 >> 正文

思考怎样正确批评他人

来源:语言识别 时间:2023/6/24

这句话显得有些教条,但现实中,多数人不会正确批评他人。

距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领导走来劈头盖脸地说:这份调研做的是什么东西?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你已经被吓住,此刻心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开启,有种被侵略的状态,不管他说什么整改方式都显得不重要,如果我没说错内心的波澜折射出两种生理反应:

1)悉听尊便,2)直接顶嘴

第一种:心理学教授谢利·泰勒说,服从是对有权利提出要求的「权威」的「信仰」,而人的需求是对奖赏渴求,对惩罚逃避;因此大脑突然被唤醒后会通盘考虑环境和利益等因素并及时止损。

第二种:公众场合领导不给自己留余地,根本不尊重自己;感觉有被冒犯到,既然是协同关系就不应该带上情绪化,干嘛要顾忌他呢?对不对?那最后造成的局面可想而知。

不过我想,这些情况都能理解,毕竟大大小小大家都有经历过,(笑)。

事情过后,身边的朋友会劝你不要跟领导一般见识,不必放在心上,最后让你主动道个歉还要感谢领导指导......

种种情况的发生,在我看来都是“不会正确批评他人”产生的后果,怎么做才有效呢?一般都会采用「糖衣炮弹」法则,即打一巴掌给块儿糖吃。

可成年人对此套路早已疲软,那还有别的方式?不妨大家重新认识下「批评」这件事。

被理解偏误的批评

我们来看看,不同视角下如何理解“批评”(criticism),它在“词典”和“心理学”中是两个不同运用场景:

词典中,具体的表达是指出别人的优缺点,并针对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否定的意见。

如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中: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烦,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

心理学批评探索,鲁枢元把它抽象拆分成为两个不同概念,分别是“情绪记忆”和“创作心境”。

一方面是对素材的主题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理美学归纳;另一方面在《论创作心境》一文中,其肯定创作心境具有“模糊性”,它是对“描写对象”无力自圆其说的认知。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是基于狭义的生活习语,是指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好比批评他对顾客的傲慢态度,批评他对老人不尊是不对。

后者是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好比通过理论方法对成果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

举个例子:“好像每次我找别人谈论时都要进行回击”。朋友生气地说:我的领导对于我上交的每份报告都挑刺儿,我的妻子也不喜欢我开车的方式,我的孩子也讨厌吃我做的饭菜。

这总能给我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烦恼,虽然看似「错了」,但又找不到错在哪里;他们提出否定意见却不告知如何做,真让人头疼。

若站在我的角度,告诉我具体行为进而帮我梳理就最好不过;如:

菜有点咸、开车慢点、PPT里文字尽可能少些、图片搭配最好统一,没有具体指令我很难处理好这些“批评”。

原因在于我只能凭借自身情绪体验和以往(创作、烹饪、工作)经验来处理;你看,这就是“批评”最直接的差距。

因此“批评”代表是纠正错误,其实大多数人都把它发展成了“批判”;当然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尽管领导带着情绪跑到你面前说,做的项目报告是什么玩意,也说出来具体原因。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知“批评”是什么?基本上可以把它分为三种:

1)不相关,2)破坏性,3)建设性

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不过相关的批评最好忽视,它就像废话;有些人对每件事,每个人都特别苛刻,即使与当前情景不相关,他们也总能提出些批评的意见。

如:“开会挑刺别人说话结结巴巴,说他动不动玩手机”,诸如此类。

像这种不相关的批评不值得回应,也不值得你给出任何情绪反应,浪费时间且无意义;忽略这些会促使自己更放松。

「你居然愚蠢又无能」「如此自私」,针对于人身攻击、诽谤和贬低的建议往往是破坏性;假设你曾经收到类似的批评,试着思考提出批评的那个人;说这些话难道他因为妒忌你的成绩,还是试图PUA你。

心理学家把“下属感觉到管理者持续表现出来的怀有敌意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称之为辱虐管理(abusivesupervision)(Tepper,);不同研究者侧重点不同,提出的概念也不一样。

如,领导属于暴君行为,一言堂,有毒领导等,但绝大多数都会使用虐待管理这一概念,也称之为「冷暴力」,是因它更多运用语言和精神上的方式让自己显得「好无能」。

而相反,批评者能在语言后面解释他的措辞:我说你愚蠢,准确来说是在哪件事情上?答案听起来可能会更自洽,也会避免被别人内心误伤;如同,让你发一批重要邮件,居然能在统计方面犯两次错误。

因此,表达时尽可能不要附带「情绪语言」,一个自信的人可能会犯些常规错误,但错误不会让自己完全成为愚蠢和无能的人。

“整体还不错,我想你需要更加留意点细节方面的问题”,因此,批评是建设性的,听着可能会虚心接受你的建议。

如果批评是破坏性的,你可能努力挽回尴尬局面都显得特别困难,甚至会把自己变成「挑战者」。

我见过很多人出于好意,日常中十分通晓事理且聪明,但在建设性批评方面完全没有意识,进而让自身陷入「破坏性」批评中;研究发现不同人对于「批评」的采纳心态完全不同。

一方面是天生因素,他来源「自尊不足」,我们年幼时受到的过度保护或不适当的批评,都会造成这种现象;这类人群在接受别人评价时很注意分量和力量,若话过直接,反之好意最后会出现致命性打击。

另一方面是“场景不对”,它具体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如:这件事不应该你做吗?他为什么对父母不孝,这些问题要是我做就不会出现,甚至不就是份PPT你都做不好?

不难发现,部分人喜欢用批评来掩盖自己的意图,把一切变得理所当然,也有些人会喜欢建立在道德之上,同样很敏感的人听到这些话自然不能接受。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批评分为两种不同场景,针对错误方面不要做批判主义者,而是合理提出“建设性意见”;表达时不相关,破坏性的话尽可能用「建设性」角度提出,这直接决定对方是否真心接受。

这几种不同状态,都会在日常中随意间展现得淋漓尽致,效率低、动能不足和批评有很大关系;鉴于此现象提建议时,打开一个人的“心理边界”(personalboundaries)才能让人接纳。

模糊的心理边界感

心理学中把它定义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也称之为个人边界。

通过此界限,大家可以平衡什么是合理、安全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超越界限时,自己该如何回应,它有「高低」两个方面。

心理界限高的人,面临问题时一切都会有解,他知道什么需要控制,什么不能控制,往往会放手不可控专注“可控”方面;为什么说一切有解呢?因为放弃也是某种解决方式。

心理界限低的人,往往会视别人的表达为“攻击性”保护欲比较强,严重者会出现自闭等情况,犹如一道墙把自己内心锁在深处,不容别人随意跨越。

身边有很多批评和被批评背后不同情绪的案例,实则在反应「界限」问题,重要的并不是界限要高或低,而是懂得平衡。

这如同人身体的一层生理皮肤,它为我们提供严密的免疫保护等功能,但也需要降低体温排除毒素。

因此健康的界限能够区分自我与他人,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在需要时也能融合,在独立与融合之间也能保持平衡。

所以一个人的心理界限健全度与人际关系,内在感受和生活状态有巨大联系,缺失和损害都会或多或少造成“边界感”困扰;那界限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受到三个不同时期的影响:

1)婴儿与幼儿时,2)社会对个体影响,3)责任义务的混淆

第一方面,玛格丽特·马勒(Mahler)与St.Clair等人研究认为,一个人人格结构的产生与巩固取决于早年婴儿期与照料者的互动;这包括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心理边界的形成。

要知道,一开始和母亲融为一体没有边界,婴儿的感受就是妈妈的感受与需要,此时处于母子连心的「母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