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语言识别 >> 语言识别市场 >> 正文 >> 正文

早了晚了都不好,这个时候开始学认字刚刚好

来源:语言识别 时间:2023/6/2

WONBOW

文字会让孩子看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可以慢慢看。

前几天,旺宝奶奶在家又在翻看以前孟非主持的一个综艺节目,其中有一个三岁的“小神童”认识多个汉字,奶奶一边羡慕一边开始幻想我们家小旺宝三岁的时候能认识几个字。

说到认字“神童”,去年一则新闻里,安徽合肥有个刚刚两岁的女童,就能认识数百个英语单词,两千多个汉字,也是让人啧啧称奇。

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学习有重大意义,而认字又是阅读的重要基础,但是越早学会认字孩子就真的能一直赢吗?

另外一个已经长大的“神童”却有着让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成长路径。年出生的魏永康,两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他认字,1岁就让他写字,2岁左右他就掌握了多个汉字,4岁的时候,魏永康就学完了初中课程,8岁连续跳级进入县重点中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然而神童并没有继续“神”,20岁的他因为完全无法自理学习和生活,被中科院劝退,与母亲关系决裂后离家出走,经历一系列失败后沦为了“凡人”。

虽然只是一个个例,毁掉魏永康的也不仅仅是超前认字,顺应自然的超前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是由家长主导的超前教育,比如超前认字就被教育界认为是一种“剥夺”,我也相信仅仅依靠超前的学科学习并不能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跑太快可能摔更惨。

顺应发展,更能建立自信

为什么抢跑反而不容易赢呢?因为孩子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顺应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反而事半功倍。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告诉我们,从48周开始训练爬梯和53周开始爬梯的孩子,在55周的爬梯能力水平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孩子发育到合适的时候,他们学东西更快,更有利于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过早认字,剥夺其他能力

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斯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妈妈询问后才知道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妈妈一怒之下将幼儿园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伊迪斯精神伤残费万美元。

她的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女儿的想象力,在认字字母“o”之前,伊迪斯会将“o”说成太阳、苹果、足球、鸟蛋等各种圆形的东西,但是学了26个字母之后孩子就失去了这个能力,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妈妈疯了,但是三个月后,法院却判了这个妈妈胜诉。看来,在抵制超前教育和保护儿童想象力方面,美国政府还是很“刚”的。

很多发达国家都反对超前教育,比如只有八千多万人口,却拿走了一半诺贝尔奖的德国,他们的幼儿园教育在应试教育面前可谓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不同于我国学前班就让孩子们开始接受小学文化课启蒙,德国法律禁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德国人普遍认为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超前的文化课学习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主动思考能力,所以他们的学前教育主要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行为规范,公共礼仪,动手能力以及情感培养。

暂时领先,自鸣得意

有个高知妈妈家的宝宝2岁就能认字了,上了小学比其他孩子学习能力明显高出一截,提前认字确实会在短时间内快人一步,但很多时候很快就会被打脸,就像他们家孩子一年级的时候确实领先不少,但老师上课的内容孩子都知道,所以上课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听,久而久之,注意力变得难以集中,到了二年级“知识存货”就不够用了,孩子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越学越吃力,成绩一落千丈,带给孩子的挫败感更是雪上加霜,孩子逐渐出现了厌学情绪。

不识字并不影戏阅读

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说: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

其实对早期阅读而言,不认字反而是优势,这“强迫”家长必须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孩子也更能够专注于优美文字传达出来的情感,感受语言听觉和绘本图片的美好,不用刻意让他们背诵,他们的模仿复述能力反而会因为注意力集中而表现更好。

像德国小学一二年级也就上半天课,一年级的作业量15分钟内就能完成,二年级也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学前从容不迫的前提是,大部分家长都认同国家倡导的教育方式,没有人会“抢跑”,对比于我们现在的国情来说,

孩子入小学前如果一点文字基础都没有,孩子在大约要达到识字量的一年级就会学得很辛苦

,孩子小学学习成绩如何我还真得不是很在意,但是如果孩子明显落后于同龄人,认字很慢,读写总是出错,学习很吃力,却很容易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兴趣,

所以学前还是需要为认字打打基础的。

既不能早也不能晚,那到底什么时机最好呢?

其实孩子就是最好的“排课老师”,家长应该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孩子开始感兴趣”,比如开始问家长“这是什么字”,一本正经地指着字“瞎念”或者根据记忆正确地读出文字,甚至主动要求学写字等等。

一般4~7岁是孩子的文字敏感期,但每个孩子的兴趣爆发时间点可能会有差异,只要孩子有兴趣,在不强迫的前提下就可以开始引导认字了,强调“不强迫”是为了保护孩子对认字甚至是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兴趣不大可以缓一缓,或者家长也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激发下孩子的兴趣。

就像前段时间再次上映的《海蒂和爷爷》中,海蒂听朋友皮特说认字不必要,她也这么认为,所以老师怎么都教不会她,而贵族家的奶奶为了引导海蒂主动学习识字,在给海蒂讲故事讲到精彩的时候戛然而止,让海蒂知道主动认字才能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体会阅读的乐趣,此举激发了海蒂的学习兴趣,令她进步神速。

这里的“认字启蒙”,实质上指的是为认字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和一些初步的概念引入,重要的还是辅助孩子的基础技能提升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学口头词汇

语言启蒙是刚出生就可以开始做的,这是学习文字语义的基础,多跟孩子讲话,结合语言和实物跟孩子介绍这个世界,尤其在孩子2~3岁的语言爆发期,要多给孩子提供生活场景,扩充孩子的口语词汇量,在阅读过程中,鼓励用真人发音给孩子朗读,最好家长能对一些生词概念进行灵活生动的解释,让孩子逐步建立文字和语义的链接基础。

结合图片学字形

让孩子在生活中多观察,提升视觉辨识能力能给文字识别奠定基础。又因为汉字是典型的象形

文字,从图案变化到文字的过程其实非常生动有趣,对于了解我国的文字演变历史和文字发展的意义都有帮助。

这里顺便推荐一部年上映的彩色动画片

《三十六个字》

,该片讲述了一个父亲教儿子识字,通过讲解象形文字说明中国文字的起源的故事。年,这部动画片于获南斯拉夫第七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奖。

生活中发现字

生活中到处都是字,大到广告牌,小到点菜单,让孩子去熟悉这些载体,一开始不一定要去认出字,识别哪些是字哪些是图,再到逐步能读出文字,除了随时随地地利用这些教具,还可以让孩子带个小相机拍下感兴趣的一些字,给他们一点任务感他们会更有兴趣。

和孩子玩关于字的游戏

设计一些关于字的游戏可以让启蒙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用几根线条摆出各种简单的字形;用身体摆出某个字让孩子猜;相似字和相同字的配对;字的拼图;在海报、广告牌、超市商品等等各种文字载体上找到某个字,比如找“奶”——酸奶、牛奶、奶糖等等。只要家长愿意多花点心思,一定可以让认字变得很有趣。

为书写做准备

提高宝贝的手部运动能力,像搭积木、组乐高、玩磁力片、捏动力沙、插雪花片等等锻炼手部协调能力的运动都可以多让孩子尝试,让孩子自己拿奶瓶、水壶,挤牙膏、沐浴露,刷牙、梳头,从手抓手指食物开始,再到使用勺子、叉子甚至过渡到筷子来进食都是打基础,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操,玩手影游戏也是有趣又有益的手部活动。

如果手部力量还达不到握笔标准,过早训练标准的握笔姿势对孩子反而有害,

一开始尝试握笔,给孩子一根蜡笔,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握着,练习描线就可以了。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到,让孩子通过写写画画的过程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的兴趣,可以在绘画和游戏中帮助孩子学习运笔技能。

旺妞

也许你此刻也在为孩子识字慢,比别人家孩子识字少而不自觉地焦虑,但是这种感觉就跟大学里某科期末考一样,或许当时它让你感到焦虑不安,但是多年之后的我们回头看那场考试,多考几分少考几分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在未来,我们也不会在意孩子在3岁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大字,因为这——无关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