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爱德华·肖特利夫(EdwardH.Shortliffe)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开始着手编写一个Lisp程序。这个名为MYCIN的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是非问题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是否患有遗传性血液疾病,并根据病人体重建议抗生素用量。作为历史上最早的专家系统之一,MYCIN的正确率仅为65%,相较血液科医师80%的正确率相去甚远,而且由于程序过于庞大,最终也没有投入使用。
年,名受试者来到UCLA的VCLA中心,观看Baxter机器人打开附有安全锁的药瓶。随后,Baxter向其中一些受试者解释了自己是如何打开药瓶的,剩下的人没有得到任何解释。最后,实验者向所有人提问: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这个机器人会开药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机器的计算与储存能力突飞猛进,我们可以轻松地在计算机上运行像MYCIN一样相对简单的系统,甚至可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等更加复杂的模型达到接近专业医生的诊断水平,或是让机器人完成相对复杂的精细动作。
但是,AI系统的性能提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这些系统进入我们的生活,你会信任它们作出的决定吗?
为何要解释AI?
AI如日中天,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思考怎么解释它?
年5月,ProPublica发布了一篇名为《机器偏见》的调查报告,聚焦一个名为COMPAS的AI系统。COMPAS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司法量刑。它基于已有的犯罪记录,尝试预测被告被再次逮捕的概率,得出一个1到10分之间的分数——分数越高,它建议的量刑越重,以期更有效地惩治潜在的再犯。
ProPublica分析了多人的COMPAS分数和犯罪记录,发现黑人与白人的分数分布明显不同——在犯罪历史、再逮捕记录、年龄、性别都相同的条件下,黑人被告得到更高COMPAS分数的概率高于白人被告45%。另外,有48%在两年内被再次逮捕的白人被告的COMPAS分数被低估,几乎是黑人被告的两倍。因为数据来自具有结构性不公的环境(既有司法系统倾向于区别对待不同人种),COMPAS的(草率)决定也受此影响。然而,由于COMPAS是一个黑箱系统,法官只能看到分数,对内部的决策机制一无所知,导致他们无法有效评估系统的建议。另一篇调查报告更是指出,COMPAS的准确率相当于几乎没有刑事司法专业知识的人。
无独有偶,年,有用户发现谷歌的图像识别系统将自己的黑人朋友标记为“大猩猩”,在推特上引起轩然大波。直到年,谷歌仍然没有完全修复这一漏洞,只是将灵长类的标签从系统中移除,并称“图像识别技术还不成熟”。同样是年,医院用70万病人的数据训练了一个名为“深度病人”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以辅助医疗诊断。“深度病人”对精神分裂症的预测出乎意料地准确,但没有医生知道为什么,自然也无法应用于自己的临床诊断;医院以外的X光片时,系统正确率莫名出现了大幅下降。
“数据不会说谎。”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仔细审视它们,或是给予基于数据之上的AI系统无条件的信任。肖特利夫的MYCIN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决策树,属于“透明”的模型——我们可以画出从数据输入开始完整的决策过程,从而评估MYCIN的决定。深度神经网络的性能远远优于决策树,但它是一个“黑箱”——我们几乎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它在算什么。性能与可解释性似乎此消彼长。
对一位只追求正确率和性能的算法工程师来说,黑箱AI未必不受待见:一个能够准确预测95%的事件的黑箱系统,肯定比另一个正确率只有65%、更透明的系统好。可是,当工程师需要调整系统内部“零件”的时候(比如修复谷歌图像识别系统),黑箱会让这项任务无比艰难: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是用于训练的数据有问题,还是模型本身的性能不足,或是损失函数(lossfunction)有待改进?置身黑箱之外的工程师很难一针见血地指出病灶。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极少有机会成为工程师、法官、医生,但这不妨碍黑箱AI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与我们的一厢情愿相反,不够透明的AI系统非但没有比人类更客观、公正、精确,反而加深了既存的偏见和不公正,对数字民主和基本人权构成威胁,而对这些系统的控制、介入和审计也更为困难。当我们无法解读AI作出的决策,对它未来的预期不过是纸上谈兵,信任也无从谈起。
可解释AI(ExplainableAI,即XAI)想要解决的正是这类问题。XAI认为,通过解释AI系统的决策过程,人类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机制、优缺点、潜在影响等特性,从而更有效地预测系统的行为,达到逐步建立信任关系的效果。如果AI革命不可避免,至少一个可被解释的系统能够更好地融入崭新的算法社会契约——例如伊亚德·拉万(IyadRahwan)提出的社会回环(Society-in-the-loop)——与人类共生存,而不必成为敌对的关系。
我需要一个解释
可解释AI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好比高阶编程语言是为了人类设计的,否则机器之间的“交流”大可以用机器编码之类人类无法轻易读写的“语言”)。所以“解释性”也是相对人而言的。关于黑箱AI系统,什么样的解释才是好的解释?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早就开始分头研究,但各执一词。
解释常常需要阐述特定的因果关系或因果模式,例如“我不吃杏仁,因为我对坚果过敏”。这样的解释非常贴切(没有转移话题),直接明了(不存在循环论证),逻辑严密。有的现象却很难用通俗的因果关系解释——请试着回答,“我掷了一次骰子,为什么朝上的一面是3?”当然,你可以引用物理法则来解释掷骰子的具体过程,但我可能一头雾水。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你也许会提及相关的(非因果的)概念,比如“随机性”,或是用类比等手法让你的解释更容易被听众接受(比如上一段的第一句话)。一般而言,因果关系在解释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ZoevanDijk-
既然解释本身可以有各种形式,为了筛选出最好的可解释AI,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问:你理解这个系统在做什么吗?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也的确使用了类似的方法来推断人们是否能够通过描述性解释理解某一概念。它们发现,客观上,当受试者对某一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时,他们能通过主观的直觉感觉到自己的认知进步,好比“茅塞顿开”。
然而,耶鲁大学的列昂尼德·罗森布里特(LeonidRozenblit)和弗兰克·凯尔(FrankKeil)提出的“解释深度的错觉”(IllusionofExplanatoryDepth)仿佛当头一棒。罗森布里特和凯尔让受试者首先评价自己对某一工具(比如拉链)的理解,然后详细地解释这个工具的工作机制,并再次评价自己的对它的理解。他们发现,相比一开始,试图解释后的受试者对自己理解的评价明显下滑,仿佛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知半解。这就是“解释深度的错觉”。这种错觉影响着所有人(包括小孩子),并且只作用于解释性的知识。完全相反的情况也不少见:人们会自称不理解一个动力系统,却能熟练地使用它。
另一方面,规范(normative)解释在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中发扬光大。规范解释有意忽略个人因素,比如认知能力,而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