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当前,网络生活越来越丰富,网络语言越来越常用,理应更加重视用语文明,特别要严防网络语言暴力。在网络世界,一句话能感动人,一句话也能“杀死”人。这是文明语言的魅力所系,也是暴力语言的杀伤力所在。
网络语言暴力,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某种形式的语言霸权,传播散布带有攻击性、煽动性、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论内容,对相关人员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等造成侵犯甚至暴击。这是一种软暴力,也是语言暴力倾向和行为在网络世界中的延伸。网络语言暴力一般表现如下:谩骂攻击性语言和煽动性内容,制造谣言、散布谣言,带有目的性的人肉搜索,制造各种形态的舆论暴力和舆论压力等。网络语言暴力具有简单化、随意化、非理性等特点,或直接或间接,或针对个人或群体对抗,或无心或有意,如同病毒,不时在网络空间滋生蔓延,侵蚀着网络生态的健康肌体。
网络语言暴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从传播个体角度看,认识的片面性、表达的情绪化、判断的非理性化等因素,助推一部分人在获取网络信息后妄下结论。从传播群体角度看,盲目心理和从众心理使不少人在传播虚假信息、放大暴力语言时有恃无恐,一个人的随大流往往会带来一群人的网络暴力。从传播内容角度看,不少人对带有猎奇、花边、煽动等性质的言论,具有明显的围观偏好,这些内容易传播扩散,在推波助澜后会被放大夸大。从平台机制角度看,带有眼球效应的言论往往意味着流量,加之内容审核机制不健全、把关人意识有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放任网络暴力横行。网络语言暴力,看似是语言的行为外溢,实际上是多个主体、多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净化网络环境,管好网络用语,引导理性发言,是互联网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对网络平台语言输入的识别过滤,禁止不文明用语入网;明确平台监管责任,对网络语言暴力使用者采取禁言、封号等措施;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坚守信息发布与审核的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把关者能力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网络空间的法律建设,提高网络侵权的违法成本,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
其实,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网络用语。引导理性发言,根本在于提高网民文明素养,涵养网络文化建设,突出网络价值引导,鼓励开放、包容的对话,既要善于打捞“沉默的声音”,又要勇于容纳“多元的话语”,让越来越多更文明的网民群体创造更文明的网络表达。总之,净化网络空间,整治网络语言暴力,是系统性工程、持久性工作,应该多管齐下、多方发力,以更好地营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文明的网络,需要建设网络文明,离不开网络用语的纯净。要以文明作指挥棒,把理性当风向标,文明发声,冷静探讨,包容交流,不妨多些咬文嚼字,远离语言暴力,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来源:文明汕尾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明陆丰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