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表情包,是随着网络社交沟通的增多出现的一种主流文化,其追求醒目、新奇、谐谑等效果的特点,与年轻人张扬个性和搞怪的心理相符。由于弥补了文字交流的枯燥和态度表达不准确的弱点,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表情包得以大范围地传播。对于表情包的设计者来说,如何针对Z世代的情感和特点进行设计,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一、Z世代人群偏爱用图像表情符号进行沟通
Z世代是指-年出生的人群,互联网原住民、二次元、ACG、魔性、懒系生态、撸狗吸猫养猪……Z世代被赋予了各种性格标签,他们的成长伴随则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科技的发展。
这种世代特征,也形成了Z世代人群独特的社交沟通和情感表达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人与人的距离沟通从写信到电话到手机再到移动互联网,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变得很不一样,现如今与我们除了通过声音上的交流,更多的是输入信息的交流,由于输入的信息有具体的形象载体无论这个载体是数字、字母、汉字还是图片。
通过这些不同的载体也衍生出许多流行的输入方式,比如缩写词、表情包、弹幕、颜文字,等等。
由于Z世代一出生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习惯享受社交媒体的娱乐化,也深受二次元的影响,对Emoji、颜文字、表情包这类互联网社交情感表述方式深有共鸣,图像表情符号已经成为能够体现他们独特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
1.表情包
1)定义
融合了特定时代流行文化要素的一种静态或动态表达载体,能够体现某种共同的情感诉求和文化取向。
2)特征
图片内容多以搞笑为主,且构图夸张,有动有静,情感包容范围广泛,从无任何情感表达的图像到有强烈情感倾向的图像都能涵盖。
2.缩写词
1)定义
是00后所创造的一套语言体系,这种体系最早是从饭圈里开始的。构成模式是将文字或者词组简化成拼音的首字母组合。可能为了营造出一种这种语言只说给懂得人听的神秘感。
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缩写词“xswl”其原本词组是“笑死我了”。
2)特征
仅仅由文字或词组的拼音首字母组成,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门槛,但是对于懂的人来说信息传达的效率极高,并且是一种“一类人”或者“相同圈子的人”的一种证明。
3.VLOG
1)定义
是“video+blog”的缩写,是文字符号表达形式的进阶。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不断在改变,时代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包容性和友好性。
作为创作者的Vlogger对作品元素、时间、地点等以及画面的掌控力更强,且可进行后期渲染,具备更多的主动决策权。
2)特征
VLOG背后反映的是年轻人渴望表达自己、渴望分享的心理需求,具有社交性、互动性、随意性,相对于文字符号,有更青出于蓝的沉浸体验感,但门槛较高,不具备普适通用性。
由此图像表情符号,综合具备了以上各类形式的特征,较为充分的满足了人们的表达欲、社交和互动要求,且丰富多维,成为当下的主流。
表情符号成为主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emoji起源较早,并且借助ios5的系统大量传播开来;第二是表情符号的延展性特强。emoji在年诞生在日本,含义是“絵(e=图片)文(mo=写)字(ji=字符)”。
由ShigetakaKurita首次创建,在初期仅流行于日本,直到苹果年将表情符号添加到ios5的输入法后才开始在全世界流行,ios5也成为第一款自带表情的手机操作系统。
二、表情符号在Z世代社交生活中的作用
所谓“符号”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通常不在于其本身所指向的现实,而在于其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
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群体之间互动背后体现的社会共同体规范,人类社会在于外部世界构成关系时,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特殊的话语体系形成群体共鸣。
Z世代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原住民,强烈的群体和文化认同诉求为他们的社交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Z世代的特立独行是现实中狭窄社交圈的补充。
表情符号在Z世代的社交生活中已经成为身份的标识,携带了特定的意义,其价值在于将Z世代对现实社会的话语态度通过符号的方式投射到网络世界中进行自我表达。
这种独特的身份标识作为Z世代的表达方式,形成这个群体共识的话语体系和情绪态度,这种独特性的“意义”正是在移动社交承载的“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作为移动社交生活的主要参与者,Z世代群体通过社区、媒体、直播等平台生产与消费内容,社交参与度高。
对他们来说,好玩、有趣、有个性的表达才是他们追求的,平庸和传统与他们无关。正因为追求不一样的特性,他们从二次元等小众的场景找到只有他们这个群体才理解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在互联网的内容表达中,掀起了缩写、斗图之风。这一批95后00后的年轻人在社交当中,不愿意随波逐流,他们宁可选择那些只有这个群体才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与表达。
表情符号实质上是将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方式抽象转换成为一幅图画,以文字无法表达的幽默、讽刺、自嘲等复杂多样的情感,以一种友好诙谐的态度表达出来,刚好满足了这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和而不同的复杂心理。
三、表情符号的互动方式
参考FastCompany的统计数据,到年,Z世代将占据整体消费力的40%,平均每天花费6-9个小时使用社交媒体,74%的Z世代用户每天花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手机的键盘输入法是和表情符号结合的最广泛的互动载体。
据艾媒咨询《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年度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年轻群体已成为手机输入法重要用户组成部分,24岁以下用户占比正逐步提升。上半年,在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中,斗图功能使用渗透率已达40.4%,共计43.4%的用户表示对输入法斗图功能表示了解。斗图作为年轻用户的新兴输入形式,对手机输入法在年轻用户的渗透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同时,随着AI技术的成熟落地,表情符合的互动方式已经不局限于输入法的承载形式,有了更广阔的延展空间。
例如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到工程化应用的阶段,表情实时生成技术已经嵌入到各类直播,娱乐和社交APP中,在社交互动过程中嵌入的表情符号互动组件与实时表情生成交互方式的结合,为人们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带来更个性化、更有乐趣、更高效的互动体验。
作为群体文化共同体规范的表情符号此外,从技术和情感化表达需求结合的发展趋势来看,多模态交互技术发展为表情符号的互动方式和场景拓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交互过程更自然,效率更高,且拓展越来越丰富的玩法。
人脸捕捉、自然语言识别生成技术和语音、触屏输入等交互技术融合的越来越自然,通过对用户声音、表情、情感状态,语境等的判断生成和匹配对应的语义表情符号。
例如苹果的Animoji动画表情,能够通过iPhone前置原深感镜头,捕捉用户面部50块肌肉,从而让卡通表情模拟人的表情,实时生成适应用户面部动态的表情动画。
Animoji作为一种充满了可塑性和趣味性的个性化动态表情工具,被用户赋予了各种创意性的玩法来彰显自己的个性,Animoji成为用户衍生情感表达的一种能力,还可以运用Animoji进行二次创作:
例如:用Animoji重新演绎的歌曲《Redbonde》、《StirFry》、《Talk》、《7rings》、《Simple》等,凭借Abinoji中萌蠢可爱的表情,培养了大量的粉丝。
在产品化应用的成功案例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将表情符号与社交工具相结合的应用,例如韩国的LineCamera、EmojiKeyboard、ZEPITO、抖音中的表情道具、激萌FaceU等深受年轻人喜欢的APP。
四、表情符号心理学背后的设计启发
表情包、emoji这些表情符号最初在Z世代群体广泛流行,随后衍生出承载更多样化的社会流行符号,逐渐破圈,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范围,被大众所接受。
正如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所说:“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这些表情符号击中人们的情绪,提升了互动交流中的愉悦感,激发了人们沟通的欲望,迅速流行起来。
符号化的本质是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进而形成文化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它是一种社会共同体的话语规范体系。
从这个定义出发,表情符号已经不局限于狭义的“面部表情”的符号化表达,而是一切可以有助于在互动交流建立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情绪表征的元素,都可以定义为表情符号。
在产品设计中合理运用表情符号的情感触发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好感度,起到刺激和引导使用的作用。在具体场竞争进行表情符号的设计时,可以从以下维度把控设计的尺度:
加强表情符号的表意和功能内涵之间的关联性,见图2;采用目标用户群体共识度高的表情符号,更容易引发共鸣;用正面的符号语义传达情绪;根据应用场景特性在时效性上做取舍(通常,固化在功能模块中的表情符号选择认知度高但对时效性不敏感的表情符号,营销场景适合选用对文化现象敏感且时效性要求高的表情符号);设计风格贴近目标用户群体的审美偏好。
“芝麻约”这个产品中,通过在核心功能触点和操作反馈环节引入手势化的表情符号,具象化传达“约定”的功能内涵,辅以适度的动效起到引导用户注意力的作用。
对Z世代这类圈层文化特征明显和表达诉求强烈的用户群体来说,他们拥抱科技,但也会被科技的简单性所影响,在情绪表达上追求快乐与不快乐中简化到纯粹的二元化特征。
他们不愿意被世俗社会武断的贴上标签,但同时又以自身所处的文化共同体内约定俗成的方式定义着自己。话语体系的符号化表征背后是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是用户对自己的兴趣和和表达方式自发的选择。
表情符号作为一种直观、浅显的感官连接器,通过外化的符号化设计载体,对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体系进行改写,进而连接用户心中的深层的情感、情绪,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于细微处呈现出来并放大,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种平民化的话术体系也通过在特定圈层中的影响力反向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形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亚文化集群现象。
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