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差生听课很认真、笔记做的很好、错题本整理得也相当不错,但由于成绩始终没有起色,于是很多这样的学生被误认为上课时的认真状态是装出来的:看起来是在听课、实际上心思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下同)
我不止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对于智力正常、知道学习、又努力学习、但理科成绩总是不好、甚至连及格都很难的学生来说,理科成绩差几乎都不是学生学的问题、而是老师教的问题:是老师教的方法不对、或者说老师根本不会教,才导致茫茫多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越学越害怕数理化。
除了老师讲课没有逻辑、照本宣科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可能很多学生都跟家长或朋友抱怨过:我听不懂某位老师讲的课!我估计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这是孩子在狡辩、在为成绩差找借口:说的都是中国话,有啥听不懂的?你听不懂、为啥那谁谁每次考试都考那么好?
但是有多少家长会认同孩子的说法:
孩子真的听不懂老师说的到底是啥!
在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之神龙教》中有下面一段对话:
国语配音说的是“晃点”,字幕配的是“瞎骗”,神龙教教主不知道什么是“晃点/瞎骗”,准确地说是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晃点”是有点儿偏方言的说法、不懂方言的人听不懂也正常。我们来看下面的对话:
00:32学过一点儿英语的成年人可能会觉得“Goodmorning”非常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可能需要读个十几二十遍,才能说得有点儿样儿。可如果在四五岁的孩子面前第一次说到“翻译官”这个词,我觉得绝大部分孩子不但能向别人正确地复述出来,而且还能记住相当长的时间,但同时他们很可能也不理解“翻译官”到底是什么:“翻译官是多大的官?能管多少人?能管多大的地方?”,这就叫做听不懂:虽然能听清楚你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但就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喜欢模仿大大说话或者说一些从影视剧中听到的台词,但由于他们不理解某些话的意思而闹笑话或者令在场的成年人感到丢人等,“童言无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实就是孩子不理解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也无法预判说出那些话会导致什么结果,他们说那些话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好玩、或者觉得说那些话的感觉很酷等,如果孩子们能真正理解他们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算说话不会变得得体,也会减少大量的不合时宜的话,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只是不同的孩子经历的次数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样而已。
当父母们在教孩子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应该没有人会认为当时的小孩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含义吧?他们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只是在周围人不断重复的刺激下产生的条件反射而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最开始教小孩说话和教鹦鹉说话并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小孩比狗、鹦鹉聪明的地方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用查字典就可以慢慢“领悟”很多字、词、句的意思,并灵活运用它们表达自己想传递的信息。
孩子最开始学习的话,要么是有实体的,如爸妈、苹果、梨、猫、狗、桌椅板凳等,要么是可以感觉到的,比如酸甜苦辣、疼、烫、美妙的音乐、刺耳的噪声等,要么是可以观察到,如走、跑、跳等……
比如,孩子在学习认识“猫”这种动物时,一开始可能只见过白猫,但是当看到其它颜色的猫时他也能认出来,不过当他在电视中看到老虎时,有可能会错认为那是一只“大猫”。
很多人听到小孩把老虎叫做“大猫”时可能会笑,但在生物学上,猫和虎就是近亲,同属于猫科动物,但很明显,几乎所有把老虎叫做“大猫”的孩子,凭的只是一种生物本能,他们既没学过生物上的分类法,也不知道猫和虎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虽然他们不知道猫的生物学定义,很可能也说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区分猫狗牛羊等,但他们一般都不会把狗或羊等错认做猫……
总之,孩子在学习母语时,根本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要先弄清楚每个词、每个句子的意思,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语言的意思并正确理解语言传递的信息。
几乎没有人会拿本字典去教一个小孩说母语,人类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积累的基因财富,赋予了人类幼儿从生活环境中习得母语的天赋和本能,也就是一个孩子,只要是在正常的人类社会中生活的,哪怕他一出生就是个孤儿(需要有人提供衣食,保证他能吃饱穿暖、身体健康、不得重大疾病),他仍然可以学会母语(指生活地的语言,与国籍、民族、血统等无关)、并与当地人进行无障碍地沟通。
大家可以想象一种场景:假如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猫,包括但不限于真猫、玩具猫或画里的猫等,那么请问你怎么教会他正确认识猫?怎么能让他不会把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猫当成不同的动物?怎么让他不把刚出生的猫和狗混为一谈?怎么让他不把一只小老虎错认为一只大猫?
我觉得,哪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生物学家团队,在不给上面的孩子看任何关于猫的形象(包括真猫和含有猫的生物形象的各种作品等,但不包括对猫形象的语言描述)的前提下,都很难教会这些孩子正确认识猫,但现实中,只要小时候接触过猫的形象的孩子,几乎都可以正确识别猫,而且不会把白猫和黑猫错认作不同种类的动物。
原因很简单,因为猫是有实体的(真猫、猫形玩具、猫画、或含有猫形象的动画片等),孩子一开始只是记住了“那个样子的东西”就叫“猫”或“cat”,然后在基因赋予他的学习天赋或潜能的加持下,然后就快速达到了正确识别各种猫的程度。
龙是一种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有的生物,最起码最近一千年的人类都是没见过龙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大概知道龙是什么样子的(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那就是他们从小见过的“龙”,如果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欧美电影中龙“dragon”的形象时的感觉,我觉得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那不是龙”(准确地说那不是“我认为的龙的形象”)。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应该都能准确地区分中国龙和外国龙。
同样的道理,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几乎都分不清韭菜和麦苖,但农村长大的孩子就不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村的孩子经常看到韭菜或麦苗,虽然现实中可能没有哪个农民会拿着麦苗和韭菜给孩子讲它们的区别,甚至连很多农民都没有同时见到过韭菜和麦苗,但他们的孩子就是很容易就能把二者区分开来……
而理科的学习,尤其是中学及以上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是抽象的,没有实体,学生也很难像看猫的形象一样去感受某个理论的运作过程,虽然学生在学习这些入门级别的理论时往往会看到一些图形或者结合一些学生能见到的事物,比如学习几何时会有图形、学习光学理论时会结合一些光现象等,基础理论确实简单,但是与这些简单理论相联系的问题或现象却各种各样,有些看起来一样、实际不一样,有些看起来不一样、实际上又一样……这可能是很多学生觉得理科很难的主要原因,因为学习理科最重要的是正确运用理论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把理论的内容记住。
下面两道题,仅从形式上看,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同一类型的,但实际上两道题的分析思路完全不一样(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初二学生竟然能做好北大自招题?孩子的天赋是怎么被埋没的?初三数学:学会分析和推理,初中生也能做好北京大学自招题
形式不同、但解题原理或方法几乎一样的题就比较多了,那些老是做不对老师讲过的题的同学应该比较熟悉。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更多地是适用于文科,尤其是诗词歌赋、文章之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最佳体现,如果学生抱着“多记、多背、多做题就一定能学好数理化”的心态学习理科,几乎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的,就算偶尔“学好”了,也很容易在某一天突然“雪崩”、原来还有点儿用的方法再也不管用了。
理科学习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读书百遍”对学习理科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文学作品大多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或者说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其中所写的,要么是大部分人所熟悉的,要么是大部分人能体会到的,要么是人们能想象到的……总之是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的,而理科中的理论都是抽象的,如果没有专业的人进行解释说明,大部分人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或者说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理解……
很多不怎么识字的人,可能会喜欢听故事、听戏、听评书、听相声、看小品等,但他们之中,几乎没有人会去听学术类报告或演讲,因为前者是他们能理解的,后者是他们无法理解的:每一个字都可以听清楚,但是连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如果没有专业的人讲解,可能很多人连初中的数理化入门教材都看不明白:看书感觉挺简单,一做题就感觉没一个会的,就不要说让他们去看更高难度的专业书籍了。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想要快速、高效地真正学好理科,需要一个“好翻译”。
02:05上面的视频片段有一定的喜剧成分在里面,但它也确实能反应出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
1视频中的日本人应该是没有见过中国军人(或民间练家子)的形象的,否则在它的想象中,中国人不可能是日本武士的样子;因为它只见过日本军人、它的脑子里只有日本武士的形象,所以,在它的认知里,不止是中国军人(侠客或练家子)和日本武士一样,全世界的军人都应该是和日本武士一样的打扮。
每个人认识事物,都是基于自己已往的经验和阅历,几乎不可能正确理解或想象出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就像一个笑话里讲的,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深山里的老妇,觉得皇帝干农活儿用的是金子做的锄头、皇后做大饼时可以想放多少大葱就放多少,在我们看来这个农妇很搞笑,但在那个农妇眼里,那就是她认为的“现实”。
2视频中的翻译,从掌握汉语和日语的程度上来说,他很可能是一个好翻译,就像很多家长看到一个老师的高学历或各种头衔后就觉得它是一个好老师一样;但是从发挥“翻译”的职能方面来说,他就变成了一个不能再差的翻译,很多所谓的“名师”是名不符实的。虽然日本人和中国农民都都从对方的行为中看出了反常之处,却都被翻译用比较合理的方式糊弄过去了:“日本人生气和客气,都是一个模样,要不咋叫鬼子呢?”、“因为日本人经常骂他们,他们习以为常(所以,你骂他们、他们也不生气)”……主导权掌握在翻译手里,翻译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你也无法验证“翻译”的对不对,就像很多老师一边骂学生笨、一边跟家长说孩子懒、不努力等。
现实中,我觉得很多理科老师不会讲课,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没有做到把抽象、专业的理论“翻译”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大白话。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怎么教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开始学习英语?
如果老师全程都说英语,或者用英语一遍遍地读教材、不说哪怕一句母语,你觉得学生能不能学好英语?
不排除极少数语言天赋爆表的孩子能完整地复述下来老师说过的内容,但这样“学习”的结果最多就是只会说、不能用于交流,就像学舌的鹦鹉一样。
如果你也认为学生几乎不可能在全英文的教学中学好英语,那么请看下面的一段教学音频(为避免侵权,音频作了处理):
07:56上面的内容是我在网上下载的,据说是某学习app上的名师教学视频,但如果你听完了的话,就会发现它只是把教材上的内容读了一遍,几乎没有任何“解释”的话语
如果学生本来就不理解教材上的理论,那么老师在课堂上照着教材上的内容读一遍,学生就能理解、学会吗?如果学生自己就能读懂教材,那还需要听老师在课堂上再读一遍吗?
我觉得,学生读一遍教材上的内容,最多也用不了两分钟,学生为什么要再浪费8分钟的时间听老师再读一遍呢?如果还要额外花钱,这个钱花得是不是太冤了?
如果你认真听了上面的音频,应该很容易发现,整个音频的核心就是一个字—记(或者说背):只要记下来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开式、二次项系数等,学生就“学好”二次函数了。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不好才是正常的,能学好反而不正常(这类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强)。举个例子就比较好理解了: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是吃不了生肉的,但是几乎每个人又都可以吃经过名厨烹饪过的美味肉食;如果说学生是食客、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是肉,老师就是厨师,像上面音频中的老师不过是照本宣科,相当于厨师直接把生肉端给了食客,根本没直到它那个岗位应该起到的作用(少部分食客拿到生肉后可以自己弄熟、甚至还很美味,这就成了“厨师”的招牌:那谁谁吃了怎么就没事、长得还人高马大)……
再来看入选“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名师课:
05:30乍一听,感觉这个讲解比前面的好多了:既有引言、又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不愧是被教育部选中的课程!
但如果你能认真地分析它的话述,就会发现它是没有逻辑的,我讲我的,你能不能听懂是你的事。
开头的实例,不管是喷水池的水柱、投篮时篮球划过的曲线、还是抛铅球,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是二次函数的图形,视频中它也说“喷出的水柱、出手的球在空中划过的曲线都符合同一类函数的曲线”,但这节讲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定义、还没讲到图象,也就是说前面的引例与后面要讲的内容没有联系,这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如果有人说“等到讲图象的时候,学生不就能联系起来了吗?”,那还不如说“等到学生大学毕业了,学生不用听都知道咋回事儿”!
再来看能把学生绕晕的话述:
1“篮球场上,三分线、罚球线、禁区里,离篮框的远近不同、起跳高度不同,篮球出手的角度也有着细微的差别!”可能大部分人都看不出来这段话的问题,不过每个人都应该能看出来,这段话的重点是最后一句,主语是“篮球的出手角度”,这和初中二次函数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出手角度与二次函数的切线和斜率有关,而这都是高中才学的内容,与它后面讲的理论知识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下语千言,离题万里”,学生越听越糊涂才是正常的;
2“体育课上,老师讲解投掷实心球技巧时,不知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向斜上方抛?”真不知道它是怎么想到这样的问题的?重点是:初中数学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提出来有什么用?把这个例子换一种表述方式,放到高中物理“平抛运动”里,我觉得就又比较恰当了。后面它说“通过本章的学习,判断出手的篮球能否准确地落入框中”,我不会打篮球,但我觉得就算是职业运动员,也不会用二次函数去判断投篮中不中,我不知道是这个老师傻、还是它觉得学生傻。
3“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纳、抽象为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这样引导学生的话,我觉得接下来应该先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喷泉的曲线方程、篮球轨迹的表达式等,然后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最后再总结得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个人认为这不是给初中生讲课的好方法)。
4后面真正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引例,是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三个例子,但这三个例子都与前面90秒的内容没有关系。
上面的例子,已经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了,我以为接下来就可以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了,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看到‘二次函数’这几个字,不知道你有没有想到之前学过的一些内容,看到‘二次’,我们会想到上一章刚刚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而看到‘函数’,我们会想到之前学过的一次函数,为了给二次函数下定义,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当时是怎么给‘一元二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下定义的”,我觉得这就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在我看来,在给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之前,它一共讲了三段话,每一段都可以引出本节的重点(个人认为话述需要调整),但如果把三段都说出来,就乱了: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越听越糊涂;对于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听这样的课可能还不如不听。
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和化学,都是非常注重逻辑的,如果抛开逻辑,学生想学好数理化是非常难的,而且是越学越难,直到再也学不好。
如果老师在教学时逻辑混乱、甚至没有逻辑,又怎么能指望学生逻辑清晰呢?种瓜才可能得瓜,连种子都没有,地里怎么可能长出来你想要的庄稼?
我个人认为,起码80%的理科老师,都是这么讲课的,但它们什么都没讲清楚,要么是照本宣科,要么是想怎么讲怎么讲、想怎么说怎么说,没有逻辑、主题混乱,我讲我的,你听没听懂、学没学会是你的事,要是学生能学好,才是怪事!当然,那些学好的学生,要感谢老师“误人子弟”的水平太低、所以才能幸免!
我主张的是:成绩好的学生补课要谨慎,成绩不好的学生补课更要谨慎!
一元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难点,但这不代表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之前,就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是没有老师跟学生这么说、学生也很难自己领悟到而已,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知道理论的内容,却可能不知道理论在数学上的正确描述方式(比如标准定义、二次项系数等名词),但这些都是大型考试中不会考的,就像一个人,只要会开车就行了,至于开的那个东西到底是叫“汽车”还是“car”,或者其它什么名字,有什么关系呢?
考试的重点,不一定是学习的重点。
就像盖房子,我们用的是房子里的空间,住进房子里的人可能都不关心地基,但地基却是建房时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是建高楼,打地基的时间可能会占到工期的一半甚至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