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学习了心与语言的关系,学习了先秦语言哲学。这次我们用先秦语言哲学分析现代哲学语言。
先秦语言哲学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文字和名称是约定俗成的,可以正名。“正名而期,质请而喻”。二、语言的论证过程需要符合逻辑。“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三、语言要表达“道理”,道理是人心可以理解的。“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
用这三条标准来衡量中国现代哲学所使用的语言,会发现许多语言不是中文,而是一种借助于汉字翻译的西方语言。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一条和第三条标准。许多哲学概念不是约定俗成的,也无法正名。所阐释的道理并不一定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无法指称。必须用西方语言解释,在中文中很难理解。所以,今天学术界提出了汉语哲学的概念,用汉语来阐释哲学。
我们以王德峰教授论文《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的为例,说明这种现象。这篇论文网络上可以查询。我个人对王德峰教授并不了解,以他的论文为例是因为他是网络知名哲学家,大家相对比较熟悉。例如:
“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区别在于:一为‘实践感性’,一为‘实践理性’。明此区分,是建设中国学问之当代构架的出发点。当代国学之建设自有当代中国民众的生命实践作为基础,但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感性意识异化原理作启发,兼引当代西方存在论革命之思想,才能一方面从根本上诊治中国传统文化之痼疾,另一方面为当代中国立心、立命。”“中国思想可以直接从‘性’(nature)上讲出‘心’来,而西方人只能从对性的超越(transcendence)上讲出‘心’来。所以,西方人建造了一个超感性的世界,如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而中国人却从未想到过这样一个世界。中国人只有一个世界,是感性的世界。中国人只在感性世界中讲那个普遍的、无限的心。由于是从性中讲出心来,中国人所说的‘性’,也就不是单纯的自然性,不是如西方人所理解的纯粹物质的自然。在中国人所理解的感性世界中,有天道贯穿其中。”
大家能看懂这段话吗?虽然除了括号中的英文,每个字都是汉字,中国人却很难理解。
首先,这样的哲学语言不符合中文习惯,其中一句话有近百字。中文一句话不会很长,白话文也不会这么长,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谁说一句话要用一百字。中文中,比较复杂的意义,会抽象为一个概念或者成语代替。
现代汉语深受西方翻译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哲学。西方哲学语言喜欢长句。康德的哲学著作以长句著称,用一个手指按住一个从句,十个指头都用完了,一句话还没读完。
其次,论文中许多哲学概念是西方哲学的概念,在中文中既不是约定俗成的,也不无法正名。即无法指称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比如“存在论革命”,它不是中文中约定俗成的概念,也无法指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中文是一种开放的语言,可以约定俗成许多新事物的名称,比如新的化学元素名称,比如“计算机”。这些名称都指称真实的事物,可以正名。数理化天地生等自然科学中的概念都可以用中文准确表达。
但“存在论革命”并不是这样的新概念,它是西方哲学的一种理论,过于抽象,依赖于西方语言而存在。王德峰教授在论文中多次使用英文,如“性”(nature)、“自然德性”(naturalvirtues),说明他也知道这些概念在中文中不是约定俗成的,需要借助于西方语言才能解释。如果是这样,这种哲学就是西方语言特有的学问,无法翻译成中文。中国人要学习这种哲学就必须学习西方语言。
哲学是追求真理的学问,“真理”即“道”,是生活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我们假设东西方哲学家面对的生活世界是相同的,如果“存在论”是生活世界中的道理,用中文就一定可以抽象概括阐释。它是关于天地人(存在)的道理吗?它是关于简易、变易、不易(存在的性质)的道理吗?如果是,用中文就可以表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可以正名。
后现代哲学提出“语言的不可译性”观点。由于各种语言存在语音、语形、语法的区别,翻译后的意义会发生改变。但这并非指语义不可翻译,如果各民族面对的生活世界是相同的,用语言表达的意义也是相同的。这是翻译的基础。但是,各民族的生活世界并不完全相同,发展的历史也不相同,语言中还存在许多虚构的语言游戏。这些部分很难翻译,需要扩展语言进行翻译。语言的发展过程常常需要吸收外来语。除此之外,各种语言中还有虚构的“歪理邪说”,正如休谟的追问,“我们手里拿起任何一本书,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形而上学的书,我们就可以问,它包含着关于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吗?没有。它包含着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推理吗?没有。那么我们就把它投到火里去,因为它所能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王德峰教授希望“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这种愿望非常令人钦佩,也是我个人努力的方向。但他所谓的“中国文化精神”是指“实践感性”,“实践感性”是一个翻译的西方语言概念,无法用中文解释。王德峰教授也不得不用掺杂英语来解释。如果不能以“诚信”为前提,不能使用中文表达哲学,最终只会南辕北辙。正如陈寅恪指出的“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
今天,中国哲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了“汉语哲学”,希望用汉语表达哲学。汉语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点。汉语是一种表意语言,其基础是文字,常用文字只有几千个,由文字构成的常用词汇也只有几万个,这些词汇和文字由几百个部首构成。部首、文字、词汇在意义上有生成关系,构成了中文意义的大厦。从先秦到今天,中国哲学是由这些文字和词汇不断构造演绎而成。汉语哲学如果可能,也必须以此为基础。
下次,我们探讨性情和道德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