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为浙江大学出版社《对话最强大脑:精英眼中的未来世界》读书笔记,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作者简介:李大巍,他山石智库创始人。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任国际主编,参与创办了财新传媒。封图设计责编
小树第篇深度好文:字
6分钟阅读
读书笔记人工智能
本文新鲜度:★★★★★口感:绿茶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科技想要什么?人类2.0是什么意思?人类是否正在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存?
随着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过人类,人类会面临更多失业。人工智能革命会彻底改变经济,尤其是就业市场。
比如在无人驾驶领域,5到10年前,“机器比人开车开得好”听起来还像科幻小说。
但今天大部分行业专家都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也许在未来10年、20年、30年,计算机和无人驾驶会取代上千万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和卡车司机,让这些人失业。
现在有数百万出租车司机、公交司机、卡车司机,他们共享着至少一部分的交通系统所有权。
但在三四十年后,所有这些巨大的经济、政治权利可能都集中到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手中,他们拥有操控整个系统的算法。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金融领域。
要做出明智高效的金融决策,速度和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速度要比任何人都快得多,也高效得多。
相比人类,人工智能处理金融决策时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没有情感和身体。
人类在做价值数千万美元、人民币、欧元的金融交易时经常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因为他们累了,精力不集中,因某事生气,或者情绪低落。
但人工智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它们没有身体,永远不会饿、疲惫、生气或者情绪低落。
因为它们没有思维和情感,所以只会根据看到的数据做出决策,而不是根据瞬时的情绪。
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很可能越来越多金融决策会由人工智能而非人类来做,而金融市场的竞争也由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算法之间的竞争。
事实上,随着这个过程的加速,我们在有生之年也许会看到金融市场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景象。
事情发生得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人类有可能再也无法理解金融市场。
即使在今天,公平地说,全球有70多亿人,其中也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
50年以后,也许没有人能够理解金融体系,只有人工智能才有能力快速处理这么多的数据,理解我们的金融世界。
这些过程的最终结果会是,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新的阶级兴起——无用阶级,就如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新阶级——城市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
而20世纪的大部分经济政治史,都围绕着这个新工人阶级的恐惧、希望和问题。
所以在21世纪,人工智能革命将创造一个新的大规模阶级——无用阶级,这个阶级的人不仅仅是失业,而是无法就业,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也没有政治权力。
也许21世纪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之一将是数亿无用的人该怎么办。这种无用当然不是从父母、朋友、孩子的角度来看,而是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是无用的。
但是,不要感到绝望,新的就业机会很可能会出现,只是人们必须具备非常高的技能才能胜任。而这些新技能,只有通过学习来获得。
在历史上,生命常常被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在第一部分,你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甚至是人格、身份。
在第二部分,你主要运用你的知识、技能和人格在就业市场上工作。但这种模式已经跟不上变革的步伐了。
如果你想跟上潮流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获得新的技能,甚至是获取一个全新的身份或人格。
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最难的,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难,因为就我们的心理和情感限制来说,改变对人们来说常常难以接受,让人压力倍增。长时间的改变也会造就长时间的压力。
当你15岁、20岁的时候,你的整个生活就是改变,你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
但当你40岁、50岁的时候,你就不再喜欢这些改变,更不希望每10年就有一次这样的改变。
人类能够适应现在的新形势,每10年重新学习知识改造自己吗?或许即便没有什么新工作,我们也难以应对持续不断地改造自己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吧。
这不是我们可以推迟到20年、30年之后再去面对的问题,不像是说我们能自我安慰:人工智能革命要年或者年才会到来,我们等到那个时候再担心吧。
我们必须马上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年的校园里教小学生什么内容、教大学生什么内容,都会影响到他们能否在年拥有一份工作、拥有必要的技能。
如果等到年,那就太晚了。到那个时候,学校里教的内容只关乎年之后的未来,与年将毫无关系。
一、凯文·凯利:人工智能不可能消灭人类
与尤瓦尔·赫拉利不同,凯文·凯利在“我们是否应该害怕人工智能”这个问题上是个乐观派。
虽然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先进,但人工智能消灭人类这种情况不仅短期内不会发生,未来也不会发生。
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智能,而是有数百种智能和数百种思维方式,比如,演绎法、逻辑、智商、情商等。
所有这些不同的智能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人类的智能。而人工智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很多不同类型的“狭窄思维”。
当然,尽管是“狭窄思维”,人工智能却可以在某些单一领域超越人类大脑。
比如,计算能力是人类不擅长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超越人类,但这也只是在某一个方面而已。
实际上,年,由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公司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就曾打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
卡斯帕罗夫失败后意识到,如果他可以获得跟计算机一样的存储体,他就有可能会赢。
所以,他发起了新的象棋比赛,参赛者可以和人工智能合作,也可以和人工智能比赛,这种新式象棋比赛被称为自由象棋比赛。
现在世界上最强的象棋高手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一群人与人工智能合作的综合体。
所以,人类智商加上人工智能远远强于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所做的事情就是用“系统性思维”解决一些人类做不好的事情,因为人类并不擅长系统性思考。
人工智能可以变成一种特别擅长推理和论证的思维系统,用上千个步骤去证明一个数学定理,这是人类思维难以做到的,但人工智能可以做到。这种智能只是在模仿人类,而不是异类智能。
可以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的神话,一个极端是这个智能给我们带来超级富足,另一个极端是这个智能让我们成为超级奴隶,但这两个极端都太具有文学色彩。
正如其他所有的科技,人工智能本身也在发展中,25年后我们回头再看今天对它的理解,我们会说:那时候的人工智能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你们甚至都还没有真正的互联网,25年后的互联网才能叫互联网呢。
回到年的我们,还处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所有一切才刚刚开始。互联网的伟大创新才刚刚开始,科技和人类的美好未来也刚刚开始。
二、贾斯汀·卡塞尔:人工智能女王眼中的人类未来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听到的新闻都是人工智能在棋类游戏上战胜人类。但在更多人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并没有朝他们期望的方向进步,因此人们的热情在最近开始消退。
但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更多商业落地应用出现了,这点燃了人们的想象力。
比如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脸书可以识别照片上的面孔,亚马逊的智能家电能够参与到人的生活中,各种智能翻译软件越来越普及。
过去几年,深度学习颠覆了以往的语言处理技术。我相信我们正处于机器算法的黄金时代。
比如,永不停息的语言学习者内尔(NELL)能不断地阅读网络,每天都学习如何比前一天更好地阅读。
它正在形成有助于它理解世界的基础,而这反过来又帮助它阅读和理解更多的网络。它基本上是把一个非结构化信息转化成结构化信息。内尔可以与IBM的沃森相比。
所以说这两条路是交互的。
但两者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数据的来源。我们知道机器学习是需要大量数据的。
比如你建立了一个可以识别金融术语的语音识别系统,然后有人突然说我喜欢棒球(包含棒球术语),这个系统就不起作用了。
因此,拥有数据意味着拥有战略上的优势。
很多企业来找我,希望我们提供咨询服务,作为回报,他们会给我们几十万的数据节点,这个数字跟金钱一样让我很开心,因为通过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可以创造更好的软件,让更多的人快乐。
很多人,包括霍金、马斯克都担心人工智能会毁灭人类。但我认为这种担忧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恐慌。
历史告诉我们,随着技术发展,人类会被迫面对一些问题。技术可能只是我们更深层次的恐惧的焦点,因为我们担心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并创造了真正想要的未来。
我自己的态度是——绝不允许人工智能独立于人类工作。我只打造与人合作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有些职位将会被这些机器人取代。
然而,我们可以预测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与我们合作,而不是取代我们,从而使人类更聪明、更高效。因此,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形式如何与我们互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至于未来是否会有更多人将失业,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存在的。毕竟,谁也不知道人工智能是否会为人类创造足够多的新工作。
而且,我们将越来越多地需要应对道德挑战。例如那些军用无人机可以自主识别并向敌方目标开火,并不需要人工干预;还有,人类将不得不持续平衡社会安全和个人的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因为人类往往无法界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确保人工智能在不带来意外后果的情况下造福人类很难。
因此,未来最有价值的技术点在于如何让人工智能和人类进行联合,使人类更加强大,又能和机器共生。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人工智能和人类应该如何协作,这也是我自己研究的重点。
我相信,未来,每一个灯泡可能都在观察和学习;人和计算机的互动将走向极简,因为计算机就像人一样,有自己的行动和反应;同时又有无限搜索能力、无限的知识、思想模式和运作规律。
通过人机关系的加强,机器可以和用户建立起更好的关系、更强的共识、更和谐的相处模式。
对于人工智能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我认为有三点新的模式。
第一点是个性化服务。
人们担心人工智能对隐私的挑战,所以我们要求的并不是决定这个人需要得到什么,而是鼓励人们行为的改变,并据此制订出个性化服务方案。
第二点是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
这在美国已经有了很多研发成果,我认为未来在中国也一定会是发展方向。
第三点是智能制造业。
人工智能已能为制造业,比如智能卡车行业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现在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已经不只是语言上的理解了,很多人希望从聊天机器人中获得情感的反馈。
这也是我研究的方向。我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最有价值的技术点有三个方向:信息聚合、评估用户情绪与反应、与用户建立关系。
我见过一些很好的案例。
第一个是使用人工智能来了解你的情感,判断你的健康状况是怎样的,为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息,让你获得最好的帮助。
第二个是建立一种关系,在系统和用户之间建立关系,所以他做的不仅仅是定制产品,同时还会根据互动做相应的调整。
例如,我和学生年做的一个机器人系统,当它面对客户时,它会观察你,然后开始搜集数据。它会研究你的微笑,你眼球的动向,另外它会观察你使用的语言。
它有一个反馈推荐系统来选择机器应该使用的沟通技巧,它是不是应该表扬你,比如说“你真是让我出乎意料”,还是选择调侃你,它会在跟你互动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学习理解你的交流模式。
这是会进化的机器人。
在未来10年里,我们的手机会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语言,它将直接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列出我们认为有用的网页。
在这一方向上,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将呈现出四大新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或者喜好精准推荐文章,未来人工智能将会继续研究如何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比如,某一篇观点性文章,人工智能能够记录下用户是完全阅读还是只阅读了一半。
第二个趋势是,评估用户对文章的情感和反应。
未来人工智能要建立更多的用户数据,分析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情和情绪。
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能准确反映用户的情绪,就可以看到用户对网络广告的态度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第三个趋势是,生产和交付的新模式。
人工智能在聚合大众的同时,需要把不同的观点融合到一起,不能存在偏见。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人参与其中,才能具有新的创意和创造力。
最后一个趋势是,人工智能让媒体与用户建立起更加持久的联系。
媒体将新闻传递给每家每户每一个人时,每一个人收到的内容应该是不一样的,同时能够确保每一个观点都能够得到不同受众的认可,不仅可以听到官方的观点与信息,还可以听到大众的观点。
让用户觉得有人懂自己,从而建立起长久的联系。这种情况目前来看只能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