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案例展示-
随着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以下简称“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的应用与推广,全国各地中小学涌现出了不少好的课例。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一节高中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高中版)第三章第3节第2课时《将军秋点兵—语音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自定名)。本节课由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刘强老师执教。刘强老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训练机器人完成检阅任务”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理解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完成了有效应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这堂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语音识别、声学模型、语言模型的概念。
2.理解语音识别的原理,并在现实场景中合理应用语音识别技术。
3.了解影响语音识别效果的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
2.难点: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完成检阅任务,总结影响语音识别效果的因素。
教学用具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
(高中版)
教师端、学生端平板电脑
(含配套软件)
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平台
人工智能实验平台
小飞机器人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
?
任务驱动促探究
?
实验探究原理
?
技术运用完成任务
?
总结评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机器人将成为未来战场主角”为主题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当今世界,中美博弈、南海问题是中华儿女共同面对的新时代和新挑战。通过视频,学生们认识到机器人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在新时代新挑战环境下保家卫国的学习动力。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人类用口令指挥机器人完成射击、救人等动作,老师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语音识别技术是人机互动的重要基础,进而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语音识别技术。
二、任务驱动促探究
在视频引入基础上,老师抛出本堂课任务: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训练机器人战士听懂人类指令并完成检阅任务,并让学生思考完成检阅任务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明确了完成检阅任务需要使用语音识别技术。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章第3节93-94页“声音输入与特征提取”的内容,并带着以下问题进行实验一的探究:
问题1
在进行特征提取之前为什么要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
问题2
声学模型把每一帧声音数据处理成什么?
问题3
“我”有几个音节?几个音素?
三、实验探究原理
01
实验探究一:探究语音识别的过程与原理
老师指导学生利用中央电教馆人工智能实验平台中的“语音转写”实验资源,按以下三个步骤探究语音识别的过程与原理。
步骤1引导各组学生进入“声音输入”界面,点击麦克风图标说出要识别的内容,如:“破釜沉舟”、“霸王别姬”等孤立词,查看相应的波形图和对应的语谱图;并指导各组学生讨论探究问题1:在进行特征提取之前为什么要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