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她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有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们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就在一旁专心地看书。于是她的姐姐和同学就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图片源自网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纹丝未动。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是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而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专注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孩子学习成绩差,丢三落四,爱发脾气,自控力差等都和专注力有关。不能说有专注力的孩子一定会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极高专注力的,就像居里夫人一样。玛利娅·蒙特梭利曾经说过: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聚精会神地学习。
现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我们就会去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专注力差呢?
一般来说,孩子专注力差,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视知觉能力差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接受到的80%的感觉信息都来自于眼睛。视知觉信息的准确获取,正确的加工和解码是大脑进行高效的认知和加工的基础。我们的知觉、记忆和思维,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以视觉作为组织,加工和储存的形式。
(图片源自网络)
由于视觉模式识别和视觉命名功能不足,可能导致个体视出现觉效率慢和采样率降低。如果眼球运动功能不足,则会导致阅读速度慢和不协调。如果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功能不足,会导致距离感差,容易出现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因此说视知觉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听知觉能力差
听知觉是指大脑对耳朵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与过去的经验进行整合,从而产生知觉的过程。这里的知觉是指声音的位置、意义、发展等。
注意力是指认知加工过程的状态,而听知觉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加工过程。孩子专注力差会影响听知觉的加工过程,孩子专注力不足时,不能够将注意力指向老师讲课的声音并维持注意力稳定性,便会影响听知觉的处理。
(图片源自网络)
反过来说,如果听知觉能力不足,儿童也可能表现出缺乏专注力的现象。如果儿童的听觉分辨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上课听讲困难,听得吃力,听不懂,则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和转移。
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统失调指的是个体的某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与感觉系统之间、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等的信息组织与整合不协调,导致信息在统合过程发生异常,脑和身体不能协调的发展。
前面的分享我们了解到视知觉系统失调和听知觉系统失调会影响到孩子的专注力。当然在感觉系统中还有一个感觉系统如果失调了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它就是前庭觉系统。
(图片源自网络)
前庭觉(vestibular)亦称平衡觉,静觉。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是脸的正前方,负责传达视、听、嗅、味等讯息,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核。
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身体的任何讯息想要进入大脑,就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再加上前庭神经核又要处理前庭讯息,所以说前庭觉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
前庭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维持正常的姿势
前庭觉最基本的功效就是帮助我们认知身体的室内空间部位和运动状态。因为地球一直在转动,人们一直被它的引力作用力影响,对人类而言,保持稳定就是身体的第一大事儿。
(图片源自网络)
前庭觉可以帮助我们感知我们身体现在所处的姿势位置,如果身体失去平衡它就会在第一时间调整出保持平衡的姿势。如果这方面的功能不良,将会出现反应慢、容易跌倒等现象。
是运动发展的基础
宝宝在1-2个月就能够保持头部的直立和转动,2-4个月就能翻滚,6-9个月的独坐和爬行,9-11个月的站立,周岁的独立行走,2周岁的左右双足跳、单脚站立以及三岁以后更加复杂的运动技能等都和前庭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建立在前庭平衡的基础上,同时运动能力又可以促进前庭觉的发展。
促进大脑的发育
前庭器官在不断的接受信息并向大脑传输信息的过程,大脑会不断的形成新的神经连接,从而促进大脑智能的发育。
(图片源自网络)
是注意力的源泉
脑干的前庭器官对于个体保持清醒和警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大脑皮层保持兴奋,在我们工作和学习时提供必不可少的专注力,让我们不至于被外部环境所打扰。因此前庭功能不足时,就会出现多动和注意力涣散以及对突发状况应对无力的现象。
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如果孩子感统失调就不能准确接受信息,不能对听到、看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说感统失调也是影响孩子专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试想一下,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经常否定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是不是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差劲?
(图片源自网络)
经常否定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两个极端,第一种是奋发图强,证明自己。第二种是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大多数孩子可能属于第二种。所以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因此找出孩子缺乏注意力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专注力问题的最佳方法。
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剖腹产的孩子,孩子妈妈说孩子已经五岁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快上一年级了,但是孩子在家里还是经常发脾气,不听大人话。
但是只要一出门,他就会紧紧跟在大人的后面,一声不吭,连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儿都得拉着他妈妈,让她妈妈过去跟人家说带他一起玩儿,因此这个妈妈非常苦恼。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原因解析
触觉敏感
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剖腹产;并且在3岁之前没有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安全感;由于家长怕脏、怕凉,这不让摸,那不让碰;而且很少带孩子外出,就导致孩子接触的新环境,接触外人的机会很少,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孩子触觉敏感、胆小、不自信。
(图片源自网络)
他们害怕、恐惧,但是却无法面对和处理这种情绪,又过多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造成孩子在外面越来越不敢表现真正的自己。他们一想到别人可能会不满意,就更不敢去做了,一遇到点困难,就吓得躲在大人后面逃避困难,产生畏难情绪。
整体能力不足
孩子活动空间的局限性,交通工具的便利,再加上家长包办代替、溺爱、老人毫无底线的妥协等等,造成了孩子从小到大锻炼的机会太少太少,因此能力就会不足。
只有孩子的能力发展良好,大脑功能才能发挥自如,观察力敏锐、反应迅速,才能够有信心腾出更多的"内存"和其他人社交,争取自身想要的。
对于孩子来说玩是天性,也是孩子学习各种本领必须经历的。尤其自信心,孩子从玩上就能寻找自信心。
如果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能如正常孩子那样灵活,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感觉到存在的差距,后来集体性的游戏都不敢去参与,总觉得自己不行,不可以,造成孩子没有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
再加上其他小朋友会嫌弃他笨手笨脚,跟不上节奏,还可能会不愿意跟他玩,久而久之进到了一个恶性循环,和小朋友玩的少了,经验更少,经验少了,就更不敢和其他人玩。
由于能力不足、不自信,却急于得到外界的肯定,想获得对外界的掌控感;能力不足,无法处理与外人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在外面就会压抑自己、舒爽别人。
能力不足,才把家庭当成唯一的能获得掌控感的地方,在家里面乱发脾气。就形成了在家里和在外面判若两人的状况。
家庭教育观念不统一
有人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可每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开启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探索之旅。即使还不会说话,他们就能很敏感地感受到家中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谁是温柔可亲的,谁是冷漠严厉的,谁是有求必应的,孩子小小的心可是门儿清。
(图片源自网络)
所以孩子和家中每个人的互动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总体来说家里人对孩子总是温柔关爱的,在家里孩子总能感受到温暖、安全、放松,所以家这个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个安全的港湾,可以无所顾忌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胆小、善良、不争不抢的听话的孩子。唯独面对自己的父母、家人时,尤其是你在脾气好的、原则性不强的家长那里,孩子的脾气要多大有多大,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因为他们知道,家长怕他发脾气,家长会妥协他。
缺乏社交经验
孩子缺乏与外界打交道的经验,家长给孩子创造机会少,户外玩得少,接触同龄小朋友很少,孩子很难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学会合作。
当孩子在交往中发生争吵时,家长要么是撒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受到挫折但是又没有办法;要么是让孩子站在那,家长直接给孩子把问题解决了,下次孩子依然依赖家长。永远没有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
如何改善这种现象?
01
带孩子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提高孩子的能力。儿童成长的最终目的是生活自理,融入社会。专业的感统训练通常会通过触觉刺激的方式如身体按摩或摩擦等,逐渐降低孩子对外界碰触的敏感性。
这是因为适合的触觉输入会使血清素活性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降低,并带给身体舒适感,同时还可以减低压力,让情绪获得缓解,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进而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图片源自网络)
感统训练通过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与训练老师和同龄玩伴的不断互动交流,获得指令、语言、应变、合作、商讨等多项能力的不断练习与提升,最终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逐步提升!
若孩子因能力不足或触觉发育失调导致出现粘人、脾气差、胆小、怕生、逃避接触等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感统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02
在家庭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仅要把握“度”,更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减少对孩子的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