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识别人们的面部表情,他们在会说话前已经懂得他人的非语言交际信号,比如友好的微笑。而谱系儿童由于认知理解能力障碍,无法识别各类面部表情所表达的含义,更无法用正确的表情表达出当前的情绪。
比如别人在哭的时候,他却在一旁哈哈大笑,他不知道别人难过的时候,他应该给予同情,做出难过的表情。
面部表情是情绪表达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通过面部表情能轻松地知道他人的“喜”“怒”“哀”“乐”。
家庭训练日记
4岁的静静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他对于面部表情毫无认知,不理解各种面部表情背后的真正含义,从而闹出很多尴尬。
晚饭后,妈妈带静静去公园散步,前面一个小妹妹不小心绊倒了,坐在妈妈怀里放声大哭,静静跑去站在妹妹面前哈哈大笑,妹妹哭得更伤心了,妹妹的妈妈也给静静翻了一个白眼,我连忙上前道歉,拉着静静逃离了现场。
大赛爸爸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息都是通过语言和非言语形式传递,在非语言沟通方式中,面部表情是我们了解他人情绪的直接手段,通过面部表情我们可以知道他人内在的情绪状态。
由于静静对面部表情缺乏认知,对他人的情绪不能产生共鸣,从而闹出了很多笑话,也不利于后期的干预训练。所以,教会谱系儿童认识各种面部表情背后的含义刻不容缓。
我们建议
1、让孩子对各种面部表情有一定的认知
想让孩子在相应的场景中做出正确的面部表情,首先要让他们对面部表情有一定的认知,让他们知道面部表情有:高兴;惊讶;伤心;害怕;害羞;生气等等。
在对孩子进行表情认知训练时,家长可以借助表情卡片或者现代科技(电视/平板)进行教学。建议最好选择用真人图片进行教学。从最基础的“笑”“哭”开始教,同时对他们进行思维扩展训练,比如,难过时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面部表情。
2、在游戏中加深孩子的印象
游戏疗法在干预训练中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找相同”游戏来加深孩子对面部表情的认识。首先,家长准备一些面部表情图片(哭/笑/生气/害怕)然后家长做出一个面部表情,比如哭,让孩子从图片里找出或者指出相对应的图片。孩子找出/指出正确的图片后,家长要及时强化。
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能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认识周围的世界”。玩游戏时孩子的认知、记忆、思维、注意力等状态都比其他时候好,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孩子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性,而且对于谱系儿童来说,游戏能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及互动能力。
3、在生活中泛化
对谱系儿童的任何干预训练不是一次两次的训练就有作用的,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不断地进行泛化训练才能见到效果。
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园玩时,家长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并做出“笑”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模仿“笑”的表情,家长在一旁给孩子讲解“笑”面部表情背后所表达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
大赛爸爸坚持为大家分享家庭干预小技巧,看完文章请给我点个赞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