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理解的并不是别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多人都以为人在用语言进行表达时内心会有一种真实的想法,所以我们理解语言就是要理解表达者所要表达的这种意思,比如说,读《道德经》就是要理解老子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的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形而上学问题,是个“前语言”问题,就跟我们相信有上帝一样是一个永远都达不到的目标。关于“前语言”问题我们在以前的很多文章中都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讨论。我们并不是直接理解语言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听见或者看见一句话就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比如说听广播或看书,很多人就以为我们是直接理解语言的,以为语词本身就固有某种意义。其实这是对语言的一种粗浅的理解,就相当于是说人的一顿饭是一口就吃下去的一样。如果细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人是通过行为来理解语言的,我们理解的并不是语词本身固有的意义,而是语词和我们所注意到的行为之间的一种关联。我们理解的只是我们所注意到的行为之间的关联在文章中我们说过,人是通过指向对象的行为来理解语言的,但是我们也说了,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也是非常复杂的,那我们又是如何在这复杂的行为和对象中进行理解的呢?实际上,我们理解的只是自己注意到的那些行为和对象,我们只是把语词和自己注意到的那些行为和对象关联起来。比如说,当一个人指着树上的桃子说“桃子”的时候,他的行为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指向桃子的动作,他的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在运动,他在张嘴巴,他在呼吸,他在眨眼……如果我们此时只注意到了他嘴巴的动作,那我们只能是把“桃子”和他的口型关联起来了,我们理解的只能是口型和声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能会由此掌握一种本领,只看人的口型就知道他在说什么;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了他的胳膊和手的动作,那么我们可能理解的就是动作和声音之间的关系,可能把它理解成一种口令,就像跑步喊“一二一”,或跳舞时喊“twothreeqiaqiaone”一样;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他指向的对象,那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他是在说树上的桃子……。他所指向的方向有很多对象,有桃子、树干、树枝、树叶、鸟……,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了鸟,那我们就只能是把“桃子”和鸟关联起来了,我们会以为他是在指着鸟说“桃子”……当然了,我们上面说的这种情况是最基本的语言理解过程,是在没有语言基础的情况下发生的理解过程,如果我们已经有了语言基础,那我们还会与原有的语言进行比较、选择和判断,还会与原来已经理解的语言进行匹配,这个时候的理解过程就要复杂多了,可以这样说,原有的语言基础有多复杂,我们的理解就会有多复杂。比如说,如果我们原来已经知道了桃子和鸟是什么,那么此时如果再有人指着鸟说“桃子”,我们就会做出各种各样的理解,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是在胡说八道,也可能会以为这只鸟还有一个名字叫“桃子”……不过,不管是有没有语言基础,我们理解的都只是我们所注意到的,如果我们原来有语言基础,但是在理解时没有注意到,那我们也不会产生复杂的理解,如果我们注意到了但是又想不起来了,那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理解产生疑虑,比如说做题忘了答案。引导注意力如果说我们理解的只是我们所注意到的语词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联,那我们最终是如何只把“桃子”和桃子关联起来,而没有把“桃子”和人的口型或者动作关联起来呢?我们最终是如何做到只说桃子是“桃子”,而不说人的某个动作是“桃子”呢?这可能跟我们采取的引导注意力的方法有关。我们要知道,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注意到所有发生的事情,我们连一眼看清两个字的笔画的能力都没有。如果我们想要让一个人明白“桃子”指的是桃子,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桃子上,而不是只注意我们的口型或者动作。比如说,我们会用一个手指或者细细的棍子去指桃子,而不会抱着一只猫去指,因为猫比桃子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再比如说,老师上课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一边讲课一边跳舞,因为这样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反复的强化训练!我们最终只是把“桃子”和桃子关联起来,这样的结果并不是通过一次的认识就完成的,它是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形成的。反复训练可能起到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桃子上,即使以前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口型或者动作之上,通过反复的训练也会把它纠正过来,从而避免了错误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训练,不用手指而是只说“桃子”让他自己去找;二是在反复训练中,口型和指向桃子的动作可能是不断变化的,人们无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关联,而“桃子”和桃子之间的关联可能是相对最稳定的。比如说,可能是不同的人说“桃子”,或指向桃子的行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三是加深记忆,反复的训练强化了“桃子”和桃子之间的关联,加深了人们的记忆,当人们听到“桃子”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桃子。理解就是语词和对象之间的关联互动语词和其所表达的对象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它就是一种关联。所谓的理解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它就是语词和对象之间的关联互动,即一个出现时另一个也关联出现。比如说,看见或听见“桃子”就能想起桃子,或者看见桃子就能想起“桃子”这个名字。语词与其所表达的对象之间必须要关联起来,这样它才不是空话。那它们之间是怎样关联起来的呢?根据现有的理论,我们可以把这种关联理解为这样的一个过程:语词与记忆,记忆与感官,感官再通过指向对象的行为与对象相关联。指向对象的行为不只是指人的手势动作,还包括使用仪器设备的行为。比如说,人是通过仪器观察到原子的,所以指向原子的行为就包括使用仪器在内。书面语言理解是一种反复匹配如果说我们是通过行为来理解语言的,那我们又是如何理解书面语或者是广播的,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发生任何行为?我们必须以行为为基础!也就是说,要想理解书面语或者是广播,我们必须要原来就理解其中的语词,而这些语词原来则是通过行为理解的。理解必然是先理解一个语词然后才能理解整体,这是前提。这与解释学中的“必须从整体中理解部分,又必须通过部分理解整体”的循环理解的说法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一个语词有多种意义,也就是说,它关联的对象有多种,在一篇文章中,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关联哪个对象,不是取决于它自身,而是取决于它与什么样的语词搭配使用的。我们是根据它所搭配的语词来选择它的词义的,看哪一种意义与这些语词匹配起来比较合适。理解最终所做的其实就是一种选择:根据语词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选择它合适的词义。就像在玩拼图游戏,理解是一种反复匹配的过程:在理解语词多种语义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语义,实现与其它语词的最恰当匹配。可以这样说,我们对书面语言的理解最终并不是理解了表达者的意图,而是实现了对文章中各种语词意义的最恰当的匹配。语言与自然现象的统一如果说语词与其所表达的对象之间只是一种关联关系,那语言就与其它任何自然现象一样别无二致,就如同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颜色、形状等等一样。我们理解语言也与理解其它任何一种自然现象一样。比如说,听到风声我们就知道刮风了,听到雨声就知道下雨了,听到不同的风声和雨声就知道风的方向和雨的大小……在人工智能中,很多人都以为语言与客观世界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用来表示另一个的,以为处理自然语言需要一种特殊的技术,其实不然,处理语言和处理各种自然现象的道理是一样的,方法是相通的。人是怎样理解对和错的谈到理解,人们最关心的可能还是理解的对与错问题,我们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是理解对了还是错了?要想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先来看看人是如何理解“对”和“错”这两个概念的。怎么就是对?怎么就是错?与其它任何语词一样,我们对“对”和“错”的理解,理解的也是它们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联。那么,“对”和“错”分别与什么样的对象关联呢?想一想,在学校学习时,对和错会与什么关联起来呢?当然是表扬和惩罚的行为了!通常情况下,“对”总是与表扬的行为关联在一起的,比如说,老师的一个笑脸,一个奖状……而“错”则总是与惩罚的行为关联在一起的,比如说老师拉着一副黑脸、批评和挨打……对人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对”还是“错”,而是“对”和“错”所关联的对象,如果“对”和“错”关联的对象反了,我们也可能把“对”和“错”反过来理解。如果“错”得到的总是表扬,“对”得到的总是惩罚,那我们可能会选择做“错”的事情。评价理解的标准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用对与错来评价一个人对语言的理解,这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对”与“错”最终还需要通过与其关联的其它的对象来理解,我们最终理解的其实是语词与这些对象之间的关联。对于语言的理解,重要的不在于到底理解对了还是错了,而在于对和错所关联的对象,在于这些对象对我们的影响,在于我们如此理解语言后所采取的行动和反应,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注: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