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英文版APP现已上线,年度订阅用户每周直播科技英语讲堂,还有科技英语学习社区哦~)
实际上,耳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全球一年市场销售量超过3.3亿对,每年维持稳定的成长。根据调研机构Statista预估,年全球耳机销量约3.34亿对,预估年会成长到3.68亿对。其成长可以解释的成因除了真正无线(TrueWireless)之外,再有的就是智能功能了。
同时,耳机产品也是一个相当分众的市场,追求音质的用户或是电竞玩家往往愿意付大钱购买具有高音质、立体声、高舒适度的产品,运动族群更在乎的则是防水、减少汗水或运动造成耳机掉落、或是具有生理量测的产品,另外也一群人是追求时尚、品牌而购买昂贵的耳机,例如Apple收购的BEATS。
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可能每天会戴耳机听音乐,但不会每天都有跟外国人对话的需求,这让实时翻译成为一种有也不错而非必须性的附加性功能,因此耳机业者多会将其与更多功能结合,包括无线、智能语音助理等,因此实时翻译耳机虽后端整合了许多深度学习的技术,目前看来仍是话题性远高于实用性。
今年Google发表了一系列的硬件产品,其中PixelBuds蓝牙耳机除了可以呼叫GoogleAssistant外,最吸睛的就是结合自家Google翻译可支持40种语言实时翻译的功能。
不久之前,韩国最大搜索引擎NAVER旗下的通讯软件LINE也推出MARS翻译耳机,对话的两个人各自使用一个耳塞,就能立即从耳机中听到翻译的语音,背后同样是仰仗自家的AI平台Clova及Papago即时翻译服务,目前可支持10种语言。
图|LINE的MARS翻译耳机获得CES最佳创新奖。(图片来源:LINE)
图|LINE的MARS翻译耳机是一人使用一个耳塞,让说不同语言的两个人也能沟通。(图片来源:LINE)
总部位于深圳的耳机公司万魔(1more)声学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陈颖达接受DT君采访时分析,耳机的新趋势就是真正无线(TrueWirelessEarbuds)蓝牙耳机+智能功能。在苹果推出AirPods之后,TrueWireless的趋势就确立下来了,音源与耳机或是左右耳的相通,完全不需要线路连接,跟过去蓝牙耳机的左右耳还是有线相连不同。
在智能功能方面有三大块,首先是支持生物识别运动追踪(biometricsportstracking)的运动耳机,例如可监测用户心率、计算运动过程中燃烧的卡路里等,市场需求看好;第二则是整合语音助理如AppleSiri、GoogleAssistant;第三就是实时翻译。
耳机的优势在于普及性及方便性,是启动个人化智能服务、翻译对话最直观的第一个入口,除了大企业,不少初创或音响公司都看好这块市场,例如德国品牌Bragi继推出防水(可于游泳使用)、测量心跳的产品,又进一步推出结合AI技术及iTranslate应用,可实时翻译的TheDashPro耳机,另外英国的MymanuClik耳机也可支持37种语言即时翻译。
虽然说在市场层面还存在疑问,实时翻译耳机在技术上确实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那么,这些强调利用AI技术的实时翻译耳机背后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三大核心: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台湾的中研院资讯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昱清楚点出关键。
整个流程就是,耳机听到对方讲话的内容,识别出这是什么语言如英文、西班牙文等,并且把语音变成文字,第二步骤以翻译引擎进行文字对文字的翻译,最后就是把翻译结果做语音合成,播放出来。可以想成这是集合了听写员、翻译员、朗读员三个角色于一身。只不过,实际上每一个核心涉及的技术多且复杂。
图|实时翻译耳机三核心:语音识别、语言翻译、语音合成(图片来源:微软研究院)
一、语音识别
首先使用的技术就是语音识别,SpeechRecognition、自动语音识别(ASR,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等都是常见的技术词汇,目的就是把说话者的语音内容转变为文字,目前多是以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NN,DeepNeuralNetwork)、递归神经网络(RNN,RecurrentNeuralNetwork)为主。
图|语音识别的主要流程。(数据来源:Amazon)
语音识别的应用场景相当广泛,像是车内互动控制、智能助理、智能音箱、居家机器人等,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降噪、长距离识别等,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识别度,例如居家机器人的问题就必须突破长距离语音识别的问题。
无线耳机有四个关键零组件:喇吧单体、麦克风、蓝牙晶片以及电池。一家外商声学公司对DT君表示,要支持实时翻译,麦克风就很关键,收音要够清楚,语音识别度才会高,在硬件上多会使用指向性麦克风,并且搭配语音识别算法,判断声音是来自讲话者或环境,进而强化人声,降低环境噪音的干扰。
过去语音识别主要是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MixtureModel)+隐马尔科夫模型(HMM,HiddenMarkovModel)、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VectorMachine)算法等,一直到神经网络之父GeoffreyHinton提出深度信念网络(DBN,DeepBeliefNetwork),促使了深度神经网路研究的复苏,并且将DNN应用于语音的声学建模,获得更好的表现,之后微软研究院也对外展示出利用DNN在大规模语音识别取得显著的效果提升,大量的研究陆续转向了DNN,近来又有不少基于递归神经网络开发的语音识别系统,例如AmazonEcho就使用了RNN架构。
二、机器翻译从规则、SMT走向NMT
第二个阶段就是翻译,在人工智能中,机器翻译一直是许多人想突破的领域,概念就是通过分析原始语言(SourceLanguage)找出其结构,并将此结构转换成目标语言(TargetLanguage)的结构,再产生出目标语言。
初期多是采取把语言规则写进系统的方式,但这种以规则为主的机器翻译(RBMT,Rule-basedMachineTranslation)是将人类译者或是语言学家建构的词汇、文法、语意等规则写成计算机程序,但语言规则难以穷尽,而且例外、俚语也不少,除了耗费人力,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也遭人诟病,使得机器翻译的发展一度被打入冷宫。
到了80年代晚期,IBM率先展开并提出统计式机器翻译(SMT,StatisticalMachineTranslation)理论,主要的研究人员PeterBrown、RobertMercer等陆续发表《AStatisticalApproachtoMachineTranslation》、《TheMathematicsofMachineTranslation:ParameterEstimation》论文,不仅被视为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也再次引爆了机器翻译的热潮。
SMT主要是通过搜集大量的原文与译文,通过统计模型让电脑学习字词的产生、转换、排列,形成合宜的句子,简单来说,例如句中文就有句英文进行对照,像是联合国有6种官方语言文件,加拿大政府的官方文件也有英文及法文,以及辞典,都是常被使用的素材。
不过,就在SMT火红了,并且成为机器翻译领域的主流技术之后,这两位专家却加入知名的量化基金公司RenaissanceTechnologies,跑去华尔街用数学及统计模型分析股票、管理基金,变成了10亿美元级别的富豪。
“以机器翻译而言,20年前IBM播种,20年后Google收获”,台湾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教授张俊盛曾如此形容。
Google翻译是目前全球拥有最多用户的翻译平台,年初Google就开始投入机器翻译的研究,并且延揽了多位重量级人物协助开发,包括语音公司Nuance创始人MichaelCohen、知名机器翻译专家FranzOch等人。
最初负责领导整个Google翻译架构及服务开发的FranzOch曾表示,Google翻译计划在年启动时只支持8种语言,速度很慢、品质不佳,到了年他们开始采用统计式机器翻译,并且同时利用大量的语料库作为训练。身为搜索引擎龙头,优势就是可通过网络搜集庞大的语料库、双语平行数据,提升机器翻译的水平。
图|统计式翻译的概念。(图片来源:NationalResearchCouncilofCanada)
那时Google采用SMT中最普及的一个算法——片语为本的机器翻译(PBMT,Phrase-basedMachineTranslation),把一个句子切成多个单字(words)或短语(phrases)之后个别翻译。不过,这位Google翻译之父在年离开Google加入生医初创公司HumanLongevity,现则任职于癌症筛检初创公司Grail。
但FranzOch的离开,并未对Google造成太大困扰,因为几年前Google就开始使用RNN来学习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映射,到了年下旬Google正式发表翻译服务上线10年以来最大的改版,宣布转向采用类神经机器翻译(NMT,NeuralMachineTranslation),也就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以多层次的神经网络连结原文与译文,输出的字词顾虑到全句文脉,同时,也使用了大量Google自家开发的TPU来处理复杂运算,一举提升翻译的水平。
其实,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机器翻译的概念在、年就被提出,DeepMind研究科学家NalKalchbrenner和PhilBlunsom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不过,一直到Google出了论文,用NMT取代SMT,让大家完全相信神经网络在翻译是可行的,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转向NMT,我个人的想法是大概再三年机器翻译就可以达到人类翻译的水准”,专攻深度学习机器翻译的初创公司真译智能创办人吕庆辉如是说。
此后,NMT成为了新一代机器翻译的主流,采用这种技术的服务在年下半年开始大量问世,Facebook在今年5月也宣布将翻译模型从PBMT转向了NMT。
Google翻译产品负责人BarakTurovsky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SMT是一种老派的机器学习(anoldschoolmachinelearning)”,在网络上查找人类已经翻译过的内容,将其放进一个超大型的索引中,机器就开始看统计模式学习翻译。PBMT的局限就在于必须把句子切成好几块,执行翻译时只能同时考量少数几个文字,而不是考虑上下文,所以如果要翻译的语言是属于不同语序结构,就会显得相当困难。
NMT最大的突破就是它的运作方式类似于大脑,将一整个文句视为是一个翻译单元(unit),而非将文句切成好几块,这有两个优点,一是减少工程设计的选择,二是可依据上下文判断,提升翻译的正确性及流畅性,听起来会更自然。
在NMT技术中,除了递归神经网络(RNN)、卷积神经网络(CNN)、序列到序列(sequence-to-sequence)的长期短期记忆模型(LSTM,LongShort-termMemory)之外,近期的研究焦点包括了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机制、以及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AdversarialNetworks)来训练翻译模型。
三、语音合成追求人类般的自然
实时翻译耳机的第三步骤就是语音合成(SpeechSynthesis)或称为文本转语音(TTS,TexttoSpeech),也就是让电脑把翻译好的文字变成语音,并播放出来。重点在于如何生成更逼真的语音、更像人类说话的口气跟语调。
让电脑讲人话的企图心同样在很早期就出现,年代就有了第一代的TTS系统,例如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TI)开发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还推出一个Speak&Spell玩具,会把打字的内容念出来,帮助小朋友学习。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合成技术也从单音、片段变为可产生连续式的语音。
简单来说,要让电脑发出与人类相似的语音,通常会先录下人类或配音员说话,建立录音样本,再把单字切成音素(phoneme),并对录音进行分析,量测语调、速度等,建立语音模型,就可以制造出先前未录下的单字或句子。接着当文字输入,系统会选出适合的音素、音调、速度进行重组,再把这段文字转成语音播放出来,就像人说话一样。
图|TI开发的Speak&Spell成为美国知名的玩具。(图片来源:Amazon)
“目前语音合成技术应该就是DeepMind开发的WaveNet最自然”,曹昱指出。
语音合成以拼接式TTS(concatenativeTTS)为基础,需要大量的人类语音片段作为数据库,但如果想要转换为另一位说话者、或是加强语气或情绪,就必须重建新的数据库才能做到,使得修改语音的难度很高。
因此,出现了另一种参数式TTS(parametricTTS),产生数据所需的所有信息都被存储在模型的参数之中,只要通过模型的输入值,就能控制语音的内容和特色,再把输出值丢到语音编码器(Vocoders)来产生声音,是一种完全由机器生成的语音,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则是机械味较重。
而WaveNet使用CNN架构,同样是拿人类说话作为训练素材,但不像拼接式TTS把声音切成许多片段,而是使用原始波形,而且为了让声音更逼真,也必须告诉机器文本(text)内容是什么,所以也将把文本转换为语言或语音特征喂给机器,“不仅要考虑以前的音频样本,还要靠虑文本内容”,所以还可以做出像人类讲话时的口气停顿或是呼吸的声音。这些都让WaveNet的语音合成更有“人味”,今年10月Google宣布把最新版本的WaveNet放到美式英文版以及日文版的GoogleAssistant中。
图|DeepMind开发的WaveNet提高了语音合成的逼真度。(图片来源:DeepMind)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还是语音合成,都可看到应用水平已有所提升,不过,实时翻译耳机的实际应用仍无法满足所有人,举例来说,GooglePixelBuds的翻译功能只限于Pixel2手机使用,而且要一句一句说,还无法提供连续性的翻译,例如当你想要用它来看外国电影,这个方法就行不通。
另外,PixelBuds的麦克风收取使用者的声音,然后通过手机大声说出翻译,对有些人还是会感到有一些尴尬。而LINE的Mars耳机是让对话的两人各戴一个耳塞,翻译的内容只有自己听得到,看似可以解决这个尴尬问题,但实际效果如何还得待年上市后才知道。
虽然实时翻译耳机还不够完美,是否能够通过市场的检验还未可知,但要往零阻碍沟通的方向前进,AI无疑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