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偲睿洞察,作者|寇敏,编辑|Emma
0年9月日,Pico海外新品发布会如约而至,作为字节跳动收购Pico后推出的首款新品,字节火力全开。
发布会上,官方正式推出了Pico4和Pico4Pro两款新品,率先实现了软硬件大升级迭代:
硬件上五大技术亮点:全新弧形环绕手柄、pancake光学方案、瞳距无极调节、彩色透视,以及交互上的裸手识别、面部识别和眼动追踪;
软件生态上,Pico走上多点开花路径:
价格上,折合人民币来看,PicoGB和56GB版本价格分别为98元及元,Pico4Pro56GB价格为元,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
同时,此次Pico举行海外发布会,结合今年Pico4月份布局欧洲、6月份布局美国的动作,足以见得,Pico要在海内外全面出击。
这让人不免思考:硬件升级背后,Pico离行业天花板还有多远?在行业大哥Meta还在主打游戏内容时,Pico内容多点开花的战略用意何在?赢面多大?
01硬件大升级,但难吊打行业
要想VR用得爽,硬件体验始终要围绕“舒适度、沉浸感和交互性”三点基本需求推进。
先看此次Pico新品在硬件上的更新迭代:
主要为以下五个亮点:
一是,采用全新上下缠绕的HyperSense振感手柄,内置了50-Hz的宽频线性马达,在不同场景下将会有不同的振感反馈;同时,PICO4手柄控制器的红外追踪传感器相比Neo3增加了4颗,并且配备了规格更高的IMU传感器。
振感和多传感器的增配,使得用户在使用VR时,有更强的沉浸感和使用感,比如,在发布会中演示的钓鱼场景,当鱼儿上钩时,钓竿的振感真实无疑。同时手柄形状的改变,让一些老玩家感叹,再也不怕磕到手磕到墙壁了。
二是,采用pancake光学方案,让VR头显“更轻、更小、更便捷”。
相比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菲涅尔透镜,在获得同等光面积的情况下,Pancake光学方案的路线会比前者更短,从而将光学部分体积缩小三分之二,解决长期以来,头显过大、过重的用户痛点。
据悉,Pico4不含绑带及电池的重量仅为95g,比PicoNeo3足足轻了g。
三是,瞳距无极调节,提升头显佩戴舒适度。
VR头显的成像原理是将内屏分屏显示,然后通过镜片实现叠加成像。如此一来,若用户瞳距与头显设备不匹配,就会导致用户瞳孔中心、透镜中心和屏幕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成效效果模糊、变形,以及用户眩晕。
但不同性别、年龄用户的瞳距均有不同,过去Pico的三段式调节完全无法适用所有用户,此次升级瞳距无极调节可以满足各类用户需求,提升体验感和舒适度。
四是,彩色透视,减少现实和虚拟世界边界感。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VR头显均为黑白色,和虚拟世界应用中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开关机时刻,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边界感极强。但彩色透视,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这种“隔阂感”,
五是,交互性攒出大招——PicoNeo4Pro上,配置“裸手识别+脸部识别+眼球追踪”。
眼动追踪与面部追踪,可以实现眼睛传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包括一颦一笑、嘴型动作等,传递出更多的非语言信息。比如,在社交场景中,你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谁在朝你暗送秋波,而谁又在背后气急败坏。
裸手识别更进一步地将人物融入虚拟世界,比如,音乐灵感来临之时,你只需要尽情发挥你的音乐才能,手中自有VRguitar,酷炫的音乐会让你成为全场的焦点。
同时,新品在分辨率、视场角、等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帮助用户看得更清晰更宽广。不得不说,在硬件打磨上,Pico诚意满满。
然而,跳出Pico新品的硬件体验外,对比一下各位友商,似乎大家在硬件上并没有多大差距,Pico硬件的各大亮点,也或多或少在友商产品上亮相,比如,创维就抢先一步搭载pancake光学、瞳距无级调节等。
再比如,偲睿咨询将Pico新品和Meta新品做对比,可以看到,除了Pico电池容量占优势外,或者说,除了品牌名称和电池参数不同外,其他都相同。
产品性能趋同的背后,有两大重要原因:一方面,产业技术发展方向趋同,即,行业有一个共同认知的优化升级方向。
比如,在兼顾头显重量以及光学显示效果上,行业预期升级至pancake方案,同时搭载MicroOLED或MicroLED;又比如,在增强交互能力时,使用更多传感器,提升算力,优化算法,实现裸手识别、面部追踪及眼动追踪等。
同时,对比创维数字、arpara、玩出梦想、索尼等品牌,可以看见,芯片、屏幕、分辨率、光学方案等,个别厂商也都做到了目前行业最优方案。
也就是说,其实在硬件参数上,行业差距不大,而且综合全部参数来看,Pico和Meta的新品可以说达到了硬件理论上的天花板。
另一方面,供应链极其稳定。
拆分一个典型VR头显,其硬件和所占成本情况为:芯片(约45~50%)、光学(约5~7%)、显示(约30~35%)、其他零部件(摄像头、声学等,约10~15%)以及整机组装(3~5%)。
可以说,VR头显零部件本来不多,更何况,不同环节供应商还高度集中。
比如,行业现在最先进的芯片都要看高通,只有明年面世的苹果MR使用自研芯片。而一向将差异化走到极致的苹果,在光学(摄像头、模组等)、声学、结构件等上,也和Meta共享部分供应商。
(图①Quest产业链公司梳理图源:中信证券图②苹果MR潜在产业链公司梳理图源:中信证券)
总得来说,此次Pico新品的发布,可谓是,在硬件上将行业最优方案武装到全身,但另一面,由于行业技术的天花板及供应链的共享,并不能为Pico带来一骑绝尘的技术壁垒。
而要想完成万台的年度销售目标,还是得从内容生态上下足功夫。
0游戏不够,多生态来凑
无论是主机游戏时代的胜负更迭,还是MetaQuest头显的快速崛起,一个明显的行业认知是,内容是决定胜负手的关键。
毕竟,硬件设备只是工具,能让消费者付出更多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的,是令其沉浸的游戏内容。
而在游戏生态上,相比国外厂商,Pico并没有优势,并且是可预见的长期打不过。
首先,目前Pico和Steam、Quest平台内容数量相差过大,先天不足。
Steam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内容平台,前有游戏数量的不断增加,而且VR独占游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后有经典游戏持续霸榜,构筑坚不可摧的内容壁垒——根据中金研究统计,可以看到,Steam平台年度铂金级VR游戏占比最多的是,发布3~4年的经典游戏,新游戏占比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Meta作先行者,在Quest头显硬件优势下,一边大力买买买,一边严格把控内容生产分发流程,也顺利在VR游戏领域迅速崛起。截至M,Quest商店累计收入10亿美元,14款应用收入破百万美元。
而由于国内游戏市场,政策监管、以手游为主、人才缺失等现状,尽管Pico背靠字节财大气粗,也很难快速搭建游戏内容矩阵,更何况,精品游戏的内容和制作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和较大的前期投入,而Steam和Meta是不会停滞不前,静等Pico来追赶的。
那Pico只能另辟蹊径,既然游戏不够,那就组合游戏、影视娱乐、直播、运动健身等多个方向,做大内容盘。
首先,游戏内容不放松,在北美搭建发行部门,组建队伍并直接引入游戏内容。
此次Pico新品出海北美,而不是在美国发售,其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不正面硬钢Meta,而是出海北美,引入游戏内容。
早在今年3月份,月初Pico刚完成总额达4.35亿人民币的BB+轮融资,CEOHenry公开表示,这笔融资将重点用于构建内容生态及持续挖掘消费者需求以拓展C端市场;
月末就有外媒报道,Pico在北美设立发行部门PicoStudios,一方面,致力于与全球顶级VR开发者展开广泛合作——比如,招聘工作室负责人、VR游戏策略主管、海外内容生态负责人等;另一方面,直接引入优质VR游戏及应用,快速扩展生态。
其次,背靠抖音,强势加码影视、直播等视频内容。
除此之外,运动健身成此次新品发布亮点。
早在7月份,偲睿咨询盘点Pico生态内容时,Pico官方VR助手上,一款免费赠送的运动球类游戏就广受好评,足可见运动健身类内容在VR的发展潜力。
此次,Pico从硬件适配和超大牌内容联合上全力打造运动健身板块,让运动在VR世界里,好玩有料、科学可持续,在让“看见不一样的你”这件事情上,Pico用足新思:聚合健身大咖——莱美、帕梅拉、独家JustDance先后上阵;精细健身玩法——科学的训练计划、看得见的健身成果、激发斗志的勋章和排行榜等等。
而根据头豹研究院对家庭健身领域的分类,VR产品可以同时实现,智能可穿戴设备、运动健身软件以及运动健身器材(不同运动内容)三个领域的功能,可谓性价比极高。
(家庭健身领域分类图源:头豹研究院)
最后,Pico也试水B端应用。
主要包含三个部分:①开发者支持计划PicoDeveloperFundingProgram;②PicoBusiness,为培训、医疗、商业、培训等行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③Pico4Enterprise,链接企业平台、专用商店、提供开发工具,定制功能与解决方案等。
综上,在回答“用户买了Pico一体机能干什么?”这个问题上,Pico全面铺开、四处撒网,毕竟选择越多,越大概率会戳中用户的心巴。
03Pico艰难前行
作为字节收购Pico后的首款产品,Pico4系列展示了字节的实力和诚意,在软硬件上都“大力”了。
但是,跳出产品,从行业状况来看,Pico还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硬件层,国内W销量目标难度较大,需要依靠海外市场补足。
根据IDC中国最新数据,Pico上半年出货34.9万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6.55%,而如果仅靠国内市场,意味着Pico下半年的销量要超过了整个国内市场上半年总和……简言之,国内市场容量有限,Pico出海是完成销售目标的必选之路。
在海外市场,回看上一代产品,生态内容远不如Quest的Pico,却在价格上基本和Quest持平,自然不占优势。此次新品价格有所下降,其竞争力如何,还需观望下一代Meta产品定价。
而在销量艰难爬坡下,低利润问题将愈发凸显。
卖VR,Meta奉行的原则是,“不靠硬件靠软件”——正如经典的“剃须刀理论”,便宜的刀架快速普及至消费者,再通过价格昂贵的刀片去适配刀架,当然前提是产品品质确实让消费者难以舍弃。
对应到Meta就是,头显打折低价,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有将来可能涉及的广告应用之类的,可不是“便宜免费的午餐”。
在这一战略下,Meta把头显的价格定得极低,8月涨价前,Quest仅为99美元,这一远低于其他厂商的价格,甚至使得美国政府在今年1月要重点调查Meta在VR领域的垄断。而《日本经济新闻》对MetaQuest进行零部件拆解调查后,发现零件成本是售价的6成以上,而智能手机的零部件成本大约在3到5成。
简单说,在行业发展初期,技术创新更迭、市场教育等高成本投入,和“低价促销量”存在天然矛盾,但是,Meta作为市场的先行者,一下子就把价格降得极低,也缩减了同行价格空间,比如Pico。
其次,软件层上,需要更多投入。
VR的内容已经相当卷——截止01年,Quest平台的影视、故事、社交、媒体播放四大类内容占比就高达3%;只是,Quest平台游戏内容光芒盖过了其他。
MetaB端应用也是内容的一大组成部分,且已经领先了PICO很多步。
比如,Meta在00年开始使用Horizon工作间,提供了一种比目前的视频电话会议更具沉浸性的沟通方式;又比如,去年11月,Meta投资1.5亿美元,和VictoryXR公司合作创建“元宇宙高校”项目,角逐全球亿高等教育市场。
与此同时,Meta和苹果还开启了元宇宙下一阶段布局——AR/MR:
众所周知,由于VR较AR/MR技术较为简单,所以就率先实现应用发展,但是,元宇宙的版图,少不了AR/MR。
去年秋季发布会上,Meta就和雷朋共同研发了雷朋智能眼镜,在Meta的技术驱动下,可以用佩戴者视角进行录像,每次长达30秒,同时,这款眼镜还具有接听电话以及听音乐的功能。
按照Meta的规划,今年将发布ProjectCambria,以加强在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同时与OculusQuest兼容。具体而言,这个更高端的Oculus版本结合了VR、AR/MR,大力提升扩展现实(XR)体验。
而苹果一上场就直接到位至MR,据彭博社报道,苹果的首款AR/R产品将专注于游戏、影视和通信。
值得注意的是,Meta和苹果的AR/MR产品中,通信成了基本功能,这似乎也符合行业对于“AR/VR产品接替手机,成为下一个智能终端”的预期。
到下一代AR/MR推出的时刻,Pico和Meta、苹果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了,毕竟,娱乐电子和日常消费电子就是“选配和刚需”的级别差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