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原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3月17日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威尔·史密斯的“耳光照”登上西方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美国有些共和党议员趁势将其变为表情包,炒作政治话题,用以抨击美国总统拜登导致通货膨胀和油价上涨。
表情包作为社交互动的手段,不仅可以作为代际区隔、群体区分的标签,也可以作为政治立场与行动的标签。研究指出,视觉传播与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在Web2.0时代得以延续,因网络亚文化、网络表情包等新特征的介入,图像文本不仅仅成为新网络民族主义肇始的动因,并且成为网络交锋的手段和资源,进而形成一种“竞争性视觉行动主义机制下的网络民族主义新模式”。
本文原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1期,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
互联网带来的虚拟交往,在初期有一个局限,那就是它不能全方位地传达人们的情绪,特别是缺乏面对面沟通中常用的“表情”,因此情绪传达手段的不断创新成为虚拟交往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线索。从最初用纯字符组合成的表情符号,到后来图形化的表情符,再到当下丰富的表情包,“表情”手段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映射了网络文化的更迭。
今天,人们所说的表情包,主要指用于表达情感、情绪与态度的图片。表情包可以是简单的图形符号,也可以由真实人像、动漫人物、动物、自然景色等构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包括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的表情包以多种元素组合的方式呈现。
随着表情包构成元素以及组合方式的多元化,表情包的意义与作用,也从早期单纯的情感表达,走向多样化。这种多样性,往往与表情包中隐含的多重密码以及编码与解码的复杂与多义相关。这也使得表情包有可能成为各种群体的标签,以及社交互动中的面具。
▍表情包的意义生产与多重密码
相较文字,表情包更存在多义性,其复杂的意义生产过程,是由编码者与解码者共同完成的。
(一)社会热点+群体文化:表情包生产与使用中的编码与解码
表情包的生产与使用,是一对编码与解码关系。表情包中每个元素的选择、不同元素间的组合方式,都是生产者的编码过程。互联网中最早产生的表情符号,是由字符组合而成,其组合规律固定,在使用时也形成了共识,解码者会采用相同的“解读规则”,因此,通常不会产生多义性。
作为早期网络文化的代表之一,表情符号的使用,代表一种文化的认同,追随、遵守而不是破坏这一文化的规则,是早期网民的共识。今天各种社交平台自带的基本表情符,是平台专业生产者提供的,它们采用的也是某些通用编码规则,这些规则也承袭着“传统”的虚拟互动文化。但是,当表情包生产者走向多元,表情包被赋予了人际交流的情绪表达之外的更多功能时,多数表情包往往会被添加一些其他编码元素或规则。
相较早期的表情符,近年来表情包生产的一个主要变化在于,大量表情包是随社会热点而产生,也因此成为社会热点的一种记录方式。热点事件、话题转换成了表情包中的视觉符号,表情包也不再仅仅用于个人的“表情”,也在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的“表情”。现有的热点不能完全满足表情包的素材需求时,生产者也会在忆旧中去发掘素材,《还珠格格》等以往热播的电视剧,也成为表情包的来源。但即使是这些老素材的挖掘,也是带着当下的眼光。
要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些表情包,不仅要知道表情包背后的那些人与事,以及它流行的由头,还需要理解其中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例如“葛优躺”系列表情包背后的“丧文化”等。那些藏在表情包中的“梗”,更是成为一种文化“暗号”,读懂暗号,才能用对表情包。这类表情包往往是流动的,随时间推移一波波更迭,将各个事件与话题催生的表情包串连起来,可以看到网络文化与社会热点的“行走”过程。即使退出使用,它们也成为特定的社会热点的集体记忆的一种方式,在网络文化史上存有自己的位置。
表情包的生产,还会打上深重的年轻群体的文化烙印。表情包的主要生产者,是年轻网民,他们长时间浸淫在各种网络亚文化中,解构、打破规则,成为他们在网络中的基本文化特征,因此,年轻网民在表情包的生产中,也会将无厘头、解构等作为其文化底色。很多时候,他们制造的表情包在编码上不会遵循传统“表情符”的“表情”套路,某种意义上,打破套路,消解图形原有的意义,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效果。
近年流行的表情包,多数具有“拼贴”的特点,也就是各种元素的杂糅,且这些元素之间常常具有一定的冲突性,组合后会消解各元素原有的意义。有研究者指出,表情包采用的是一种“套层”机制,各种不同的元素层层套在一起,而“套层机制的实质恰恰在于层与层之间的不稳定,图像成为流动的,可以随意拆解任意组合。现在,任何一个图像都在忐忑不安地恐惧着自己的去处,它的任意部分都可以随时滑脱出去,仿佛孤魂野鬼,再与另一个幽灵相遇,成为一个意义套叠却最终正正得负的怪兽”。
表情包的制作素材,有一些来自主流文化,例如,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成为了当时热门的表情包题材。但是,当电视剧的画面变成表情包时,基本上已经抽离其原有语境,其原有意义也被解构。
而那些看上去传统、主流的“中老年表情包”,其生产者并非中老年,它们更多出自专业的表情包生产者(其中绝大多数也是年轻人)。这些表情包体现了生产者对中老年的审美特征和表达需要的理解,以自然景物、传统文化(如书画)等为基本元素,以高饱和度的鲜艳色彩为基调,配以各种“正能量”的问候语,它们更像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它们也的确受到部分中老年使用者的认可,但是,这其中编码的主导者,仍然还是年轻人。年轻人用他们分配给中老人的符码,在代际群体间划出一道清晰的界限,并在这场以表情包为“武器”的话语权博弈中进退自如。虽然一些年轻人也会在一些场合使用中老年表情包,但这更多是他们对中老年人的调侃方式,这种调侃,某种意义上也是年轻人对中老年人所依从的主流文化的一种解构。
尽管解构是年轻网民自发生产表情包的基调,但网民生产的表情包的编码并没有统一、持续和稳定的规则。一茬茬流行的表情包,更多的是由某些特定由头触发,因击中年轻群体某个时段共同的“敏感神经”脱颖而出,再像病毒一样传染与扩散。尽管会受到外力(如平台、炒作者)的干扰和控制,但总体来看,表情包的发展还是一个“物竞天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些表情包会继承上一代流行表情包的基因,也有一些表情包会带来全新的编码方式。表情包所依托的群体环境与群体文化也在不断变动中。
除了年轻群体的总体文化属性外,不同的表情包还可能会折射出各种亚群体的文化。很多表情包是在特定的社区或群体中产生与传播,或代表了特定群体的兴趣与趣味,也可能与某些群体的集体记忆相关,因此,一些表情包中还加载了亚群体文化的密码。使用者对于表情包的解码过程,是意义的再生产过程,同样,这也是各种符号系统和文化规则的混合作用结果。
即使对于平台提供的基本表情符,使用者的解码也会产生差异,除了个体本身对图形的理解差异外,解码的更大差异来自于群体文化。最典型的是原本用来表示微笑的表情符“”,中老年人一般将其解读为微笑,代表了善意,而年轻人则将其解读为“呵呵”,这种解读,使这个符号产生了冷漠与嘲讽的意味。年轻群体的解读既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交往中某些虚情假意的不屑,也代表了他们对现成规则的反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们争夺话语权的一种表现,后文将进一步分析。
(二)心境与情境:表情包发出与接收中的编码与解码
表情包的发出与接收,组成了另一对编码与解码关系,这体现在每一次的表情包使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更多的是个人化的编码规则从发出者角度看,作为表情包的使用者,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心境和情境选用表情包,并赋予表情包“实时”的意义,这是他们对表情包的再编码过程。有时人们的编码是根据网络交流和流行文化的通行规则,有时却在其中埋设了个人的“暗码”,但他们或许并不总是希望这种暗码能完全被接收者破解。因为人们“编码”的不仅是“表情”,很多时候也包含着情绪、态度。前者是外在的,而后者是内在的。有些时候,人们发出的表情包,与他们真实的内心感受未必是一致的,甚至表情包成为掩饰或压抑内心情绪的一种手段(后文将对此进一步分析)。这时,为了交流的顺畅和自己形象的维护,他们更期待对方只接收表情包的表层含义,而不是内在的情绪。
在接收者那端,也有一个对表情包的解码过程。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同样的表情包的解读会产生差异。交流双方的熟悉程度、双方的关系性质、双方所属的群体等这些更大的交流“情境”,也都会影响到表情包的“解码”。
(三)从编码、解码到加密、解密
综合而言,表情包的意义生产,是在表情包的生产者与使用者、表情包的发出者与接收者两组编码与解码过程中完成的。编码与解码中参照的,既有一般的虚拟表情的编码规则,也有阶段性或群体性文化的编码规则,而在每一个使用情境中,使用者个体也会在其中加入个人规则,如图1所示。
与传统大众文化的编码不同的是,这一层层的规则,不仅是表情包的视觉化编码遵循的法则,还可能蕴含着对深层意义“加密”的密码。因为有些规则并非是普适的、主流的,而是小众的、亚文化的,甚至是个人化的,这些非大众化的规则为某些表情包设置了加密“门禁”,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到它们的深层意义领地。作为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开放系统,没有人能统领表情包的规则,因此,每个群体、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其中圈出自己的领地,暗中设置“密码”。很多时候,群体或个体并不想让密码公开化,他们希望在表情包这个相对开放的文化领域中保有自我的空间与秘密,要进入他们的空间,首先需要破解密码,也就是理解他们的文化或心理。经过层层编码与“加密”,看似明快的表情包,其表层意义可能会变得含混,深层意义则被掩藏起来。于是,表情包的生产与使用,不仅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性的加密与解密过程。基于表情包的交流,很多时候也成为了文化上的试探与“接头”。当双方发现彼此有着共同的“密码”时,会产生相互认同,“斗图”也会变成一种愉快的游戏。而如果出现文化密码的错位,无论双方是否意识到这种错位,交流中都有可能产生尴尬。有些时候误把对方当作同一系统的同道,也可能会在交流中生产误解。
▍作为标签的表情包
当表情包不断进化,表现手段和种类越来越多,编码和解码中蕴含的意义以及暗藏的密码也越来越丰富时,表情包也就逐步具有了“标签”的功能。
(一)“中老年表情包”:代际区隔的标签
表情包的使用具有显著的代际区隔性,因此也成为了一种反映代际特征的标签。
在表情包使用方面,不同年龄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模式。“90后”以下的年轻人与“60后”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之间,更是形成了清晰界限。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选用的表情包更偏向于人像、动漫人物、动物等元素,表情包使用也像换衣服一样,会因时因情境不断变化。年轻用户赋予了表情包多元的意义,也会有表情包的多种“玩法”。而对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来说,表情包仅仅是表达心情的。日常交流中,他们多数会使用常规的表情符,节日是他们使用中老年表情包的高峰期,这时发出的表情包具有旧时的“明信片”“贺年卡”的功能。他们“表情包库”也会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如前文所说,不同代际群体对于表情包的编码与解码,也存在显著差异。有时因为这种差异,交流中也可能出现错位。而编码的主导者是年轻人群,中老年人群,在这方面是完全被动的。一方面,“90后”“95后”“00后”等年轻人群,用“中老年表情包”来调侃中老年人群的“传统”与不入流;另一方面,他们又可能主动使用这类表情包,他们可以赋予任何表情包自己所需的意义,哪怕这些表情包本来是他们“分配”给中老年人的。相反,那些试图用年轻人常用的表情包与孩子互动的中老年,往往收获的不是认同,而是孩子们更大的嘲笑。“中老年表情包”其实也是年轻群体表达其优越感的一个标签。“中老年表情包”这个词并非由中老年人群自己创造,反而是年轻人群为其身份认同而制造的一个标签。因为年轻人群使用的表情包种类繁多,有很多子集,很难用同一个标签来界定,反倒是中老年表情包这个例外更容易成为年轻群体整体身份认同的否定性标签。
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