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蝈蝈
来源
转载自知乎用户蝈蝈
GCN问世已经有几年了(年就诞生了),但是这两年尤为火爆。本人愚钝,一直没能搞懂这个GCN为何物,最开始是看清华写的一篇三四十页的综述,读了几页就没读了;后来直接拜读GCN的开山之作,也是读到中间的数学部分就跪了;再后来在知乎上看大神们的讲解,直接被排山倒海般的公式——什么傅里叶变换、什么拉普拉斯算子等等,给搞蒙了,越读越觉得:“哇这些大佬好厉害,哎我怎么这么菜!”。就这么反反复复,尝试一次放弃一次,终于慢慢有点理解了,慢慢从那些公式的里跳了出来,看到了全局,也就慢慢明白了GCN的原理。今天,我就记录一下我对GCN“阶段性”的理解。
GCN的概念首次提出于ICLR(成文于年):
一、GCN是做什么的
在扎进GCN的汪洋大海前,我们先搞清楚这个玩意儿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用。
深度学习一直都是被几大经典模型给统治着,如CNN、RNN等等,它们无论再CV还是NLP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效果,那这个GCN是怎么跑出来的?是因为我们发现了很多CNN、RNN无法解决或者效果不好的问题——图结构的数据。
回忆一下,我们做图像识别,对象是图片,是一个二维的结构,于是人们发明了CNN这种神奇的模型来提取图片的特征。CNN的核心在于它的kernel,kernel是一个个小窗口,在图片上平移,通过卷积的方式来提取特征。这里的关键在于图片结构上的平移不变性:一个小窗口无论移动到图片的哪一个位置,其内部的结构都是一模一样的,因此CNN可以实现参数共享。这就是CNN的精髓所在。
再回忆一下RNN系列,它的对象是自然语言这样的序列信息,是一个一维的结构,RNN就是专门针对这些序列的结构而设计的,通过各种门的操作,使得序列前后的信息互相影响,从而很好地捕捉序列的特征。
上面讲的图片或者语言,都属于欧式空间的数据,因此才有维度的概念,欧式空间的数据的特点就是结构很规则。但是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很多不规则的数据结构,典型的就是图结构,或称拓扑结构,如社交网络、化学分子结构、知识图谱等等;即使是语言,实际上其内部也是复杂的树形结构,也是一种图结构;而像图片,在做目标识别的时候,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38.html